能认识这款摩托车是什么型号的人应该不多了,只有六零后七零后的人才有机会见到它,传闻早在1994年就卖到7000块钱,价格属实不便宜。有传闻说它是本田的,也有说是重庆嘉陵,甚至有人说是德国进口,还真让人难以一下子分清。
我身边的几个朋友也都不同调。一个修摩托的师傅曾经笑着说:那玩意儿,能认得出型号的,估计也就那几个人了。他还特意补充,最早那批仿本田飞鹰的,好多就是模仿的,质量嘛,不敢恭维。实际上,我也曾经翻查过一些资料,那个时候摩托车市场乱哄哄的,很多牌子拼凑出来的。
说实话,我对它的了解也不算多深——毕竟那时候我还小,家里也没有那种有钱的积累。记得94年前后,买一辆仿本田的摩托车,确实是个不小的奢侈品。那会儿,一个普通家庭月工资也就一百多块钱,摩托车买下来,折算成大概也得五六千块左右吧。还能记得我第一辆摩托是在朋友那里借来的,车牌是捷达100。那车身模仿飞鹰,发动机号我记得特别清楚,似乎是个125风冷式四冲程,吉利的牌子我也不是特别确定。
不过说起捷达100,我觉得挺有意思——这个名字倒挺滥的,上海也有一款用日本本田125发动机的叫捷达,可别和大众的捷达搞混了。前面那个玩意儿,整容似的模仿本田CG125,质量差得很,跑几天就卡顿掉链子,但就是仿得像,价格也很便宜——大概五六千块,那可是那个时候的天价了。
我刚才翻了下相册,发现那会儿很多人买仿本田,不只是捷达,还有天虹90。那时候天虹90在天津出品,好像用的是本田发动机,价格最低时候也能卖到一万一左右。新疆那边也挺火的,博乐市场上,真的是人头攒动,摩托车好像都仿了一遍本田的样。
我记得还问过修理工,他说:那些仿车,很多俺们都叫它‘四不像’,发动机很不稳定,长时间用下来,几乎跟散架一样。其实坑爹的地方也不少——比如爱得乐尾箱,看起来挺牛逼的,但其实是个仿牌。
这个车型最炙手可热的,应该是95年前后的本田CG125仿款。有人说那个时候,国内厂子模仿的幸福125也差不多技术水平,发动机大概是90到100的型号,但叫不上具体名字。这个时候的摩托,价格差不多在四五千到六千之间,有飞鹰和飞鹰2.0之间的差别。对比一个朋友卖的天虹牌本田90,虽然说牌子不正,但发动机还算过得去。
也很多人会问:你觉得这些仿品,到底有什么不同?其实最大的差别在于用料和工艺——那些仿本田车,有时候发动机调校不精,油耗高,慢慢就会出现故障。再车身塑料和金属材质也差很多,用料轻得像塑料,质量差的捷达100,身边的朋友说买个两年就得换,那时候买个仿品,心里挺清楚,完全是把娱乐和便捷挂钩。
而且从供应链角度来看,那个年代,国内的车企和供货商都还在摸索阶段。其实很多配件都是山寨版,像那个风帆牌发动机,我还记得有次在修理厂听一个师傅说:这个,可能是风帆的,山寨的米其林轮胎,都是从东莞、长安那边走过来的。说白了,没有正规渠道,都是边角料自谋生路。
说到这个,我就想起去年某次去修车,那个修理师傅说:你这个,发动机还算得过去,换个油就行。咱们这里,像你这种仿的,估计五年都跑不长。我当时心里一阵发毛,心想,便宜是便宜,能不能跑得长久,值不值得?这个问题其实一直困扰我——因为我自己心底有个疑问,仿的车到底能坚持多久?没细想过,可能能跑到几年就不错了。
喔,说起总结,别的地方我就不多说了。只不过觉得那些仿飞鹰们都挺耐玩的——它们身上的那些仿痕迹,就是那个特定年代的记忆符号。你知道吗?我一直觉得,像这样的车子,如果还在路上跑着,或许代表的不仅仅是价格战的残影,更像是那个时代勇于尝试的精神。
这段先按下不表(这段没完呢),你有没有想过,如果真有个完美仿牌,它会是什么样子?......不对,先别跑题。
最后啊,你觉得,像这样的仿品,你会考虑买吧?还是觉得宁愿多花点钱,买个原装好的?这就像买手机一样——便宜得多的不一定到底能用多久,但真的敢买吗?我猜八成没人愿意冒这个险。
聊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一个细节——这车的发动机其实挺耗油的,百公里估算两块多油,成本算不算低?也许吧,但它的保值率......估计一年后,不值几个钱吧(这只是心里的一中猜测)。你觉得呢?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