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清仓比亚迪背后,17年陪跑如何见证中国制造崛起?

如果说股市是一场大戏,那巴菲特的每一次操作必然是座无虚席的重头戏。这一次,他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正式清仓比亚迪,可以说是给吃瓜群众奉上了一顿热闹的投资大餐。而比亚迪集团的公关总经理李云飞也没闲着,直接上线发文回应,这波操作背后的故事可比剧情大片还精彩。

巴菲特清仓比亚迪背后,17年陪跑如何见证中国制造崛起?-有驾

李云飞在回应中提到,早在去年6月,伯克希尔的持股就已经在5%以下了。从2008年巴菲特入手比亚迪,到如今完成清仓,这一场长达十几年的“股市爱情故事”终于画上了句号。他的回应相当理性:“股票投资,有买就有卖,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用一句话翻译,那就是:撤吧撤吧,咱家没事,感谢巴菲特这么些年的光顾,还送上了满满的祝福。

但话说回来,普通投资者真的能“这么云淡风轻”地看待这件事吗?要知道,巴菲特可是价值投资的代名词,他的每一步操作都被市场解读为“风向标”。既然这么稳重的“股神”选择清仓比亚迪,难道这背后有啥我们没看到的危机?还是说,他老人家只是觉得赚够了,见好就收?这确实给人留下了些许疑问。

不过,李云飞的一句话道出了股市的真谛:“长期主义”。投资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冲刺。从长远看,比亚迪确实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做到了全球领先,尤其是在技术突破、市场份额等方面都成绩斐然。纵然伯克希尔选择离场,但17年的陪伴本身已经证明了他们当初眼光的独到。

有人调侃说,巴菲特卖了一家“国产网红股”,市场反应是否会动荡,最关键还是看比亚迪自己的基本盘有多扎实。事实证明,这家新能源龙头企业的底气不俗,既能多线扩张,又能稳定老本行,看来还没到“唱凉凉”的时候。

回到咱们普通投资者的角度,这件事也给大家上了一堂免费课:再神的投资人也可能会调整自己的资产组合。投资市场永远有其不确定性,哪怕像巴菲特这样被捧上“神坛”的人物,也有清仓的时候。对我们这些“小散户”来说,与其一味跟风买卖,不如踏实深耕自己看好的领域,毕竟雪中送煤炭比火中追流星更保险。

那么问题来了,在这短短数年里,比亚迪从一家相对低调的电池公司,逐步成长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世界巨头,这种改变的底气来自哪里?从某种意义上说,比亚迪不仅提供了一个崛起的商业案例,也让全世界重新定义了中国制造的潜力。而伯克希尔这波操作,只不过是陪跑者的阶段性下车而已。

思考到这儿,反过来问个问题,各位还记得那些因为某位大佬买入或清仓一家公司而跟风操作的散户故事吗?聪明的投资人,最终看的真的会是新闻的“热度”,还是企业价值的“深度”?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