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我看到方程豹搞了个什么钛3 Ultra版,第一反应是,比亚迪又开窍了。
不,不是那种技术突破的开窍,而是那种“我不当人了,你们也别想活”的开窍。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年度改款了,这是对着整个15万级别的纯电SUV市场,扔了一颗战术核武器。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比亚迪这次就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
我们来看这个操作,骚在哪里。
新出的这个501KM后驱Ultra版,卖14.98万。比之前的Max版,贵了一万块。
一万块,在当今这个时代能干啥?买半个好点的手机,或者请朋友吃几顿小龙虾。但在比亚迪这里,一万块,给你一套原本只在汉、唐这种旗舰车型高配上才有的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还附赠一个云辇预瞄。
这是什么概念?
我给你翻译一下。这就好比你在修仙世界里,本来是个外门弟子,每天练点基础吐纳法门。突然有一天,掌门走过来说,小伙子我看你骨骼惊奇,这本压箱底的《九转玄功》和这颗千年朱果,你拿去,象征性地收你十块灵石意思一下。
同行看了也得傻。人家还在吭哧吭哧地研究怎么把悬挂调得软硬适中,搞点什么液压衬套就算是黑科技了。比亚迪直接不玩了,摊牌了,我把修仙的法宝直接下放到凡间,就问你怕不怕?
这个云辇-C,讲白了就是金钟罩铁布衫的Pro Max版,它能让车子过坑过坎的时候,从“硬碰硬”变成“太极推手”。你以为你要颠一下,结果它“化”掉了。这玩意儿以前是身份的象征,是高端的代名词,现在,它成了一个价格屠夫手里的西瓜刀。
比亚迪的目的根本不是让你花一万块买个舒服,它的目的是让所有15万级的对手,都面临一个灵魂拷问:你凭什么不带主动悬挂?你的用户为什么要忍受颠簸?你对得起你的消费者吗?
你看,杀人诛心,典中典。
然后是座舱里的那些“花里胡哨”。14扬声器的帝瓦雷音响,智能冷暖冰箱。这些东西,说实话,不是刚需。但它们是“爽需”。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开车的核心需求是什么?是把娃安全送到辅导班,是下班路上能有一个不被打扰的空间。帝瓦雷音响对我来说,不是听交响乐的,是把《两只老虎》放出音乐厅效果,让后座的神兽暂时闭嘴的。那个冰箱,也不是为了冰什么82年的拉菲,是夏天能给老婆孩子拿一瓶冰镇可乐,让他们夸一句“老公/爸爸真棒”的。
这些配置就像游戏里的皮肤,对战斗力没加成,但能让你爽。能让你在朋友面前装个X。比亚迪现在就是把这些“皮肤”当成“新手礼包”一样发。它在告诉你,以前你要花大价钱才能得到的“排面”,现在我打包送你。这不仅仅是产品力的竞争,这是在重塑用户的“价值观”。
当用户习惯了15万的车就该有冰箱音响主动悬挂,那些还在坚持“素车”的品牌,就成了不思进取的“远古生物”。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这哪是市场竞争,这是降维打击。
但是,坏了菜了,我们得聊聊那个续航。
501公里的CLTC续航。
在2025年的门槛上,这个数字,讲真,有点不够看。甚至可以说,非常保守,保守到像是巴菲特在玩合约。
这就很魔幻。比亚迪,一个靠电池起家的“雷电法王”,一个能把刀片电池玩出花的巨头,在一个主打年轻、潮流、科技的车型上,给了一个仅仅“够用”的续航。为什么?
这恰恰是比亚迪最鸡贼的地方。
它在用这个续航告诉你,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东西。我给了你越级的悬挂,给了你豪华的座舱,那我必须在某个地方把成本找回来。电池就是那个“找补”的点。
它在做一个精准的用户筛选。会买这个Ultra版的人,大概率是城市通勤为主,对行驶品质和座舱体验的权重,远高于对极限续航的需求。他们可能家里有充电桩,或者公司楼下就有快充。比亚迪在赌,这部分用户愿意为了“质感”牺牲一点“里程”。
这种取舍,就是一种掀桌子式的自信。它不再试图去满足所有人,而是去“定义”它的核心用户。它在说:会买我的人,就是懂我的人。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真的,有时候感觉比我手机掉电还快!
这个操作背后,是反技术崇拜的民粹解构。自动驾驶的未来在哪?不在那些高精地图和激光雷达里,而在怎么躲避突然窜出来的老头乐。同理,电动车的未来在哪?不在谁的续航数字更大,而在谁能用有限的电池成本,给你置换出最大的“获得感”。比亚迪现在就是在玩这个游戏,用一个“压缩毛巾”式的电池,换来了一个“任意门”式的底盘。
还有那个“变脸”玩法和新增的颜色,特别是那个“微光粉”。
这就是赤裸裸的阳谋。
说到粉色,我就想起我大学时一个女同学,她什么东西都是粉的,后来听说她去开了个挖掘机,也是粉的。你看,个性化就是生产力。比亚迪在用最低的成本,去撬动最大的社交传播价值。花5999换个前脸,比你改个色贴个膜还官方,还能在车友圈里聊半天。
这些都是在给车子注入“社交货币”的属性。它不只是一辆交通工具,它是一个“玩具”,一个“话题”,一个你可以“折腾”的对象。这才是拿捏住了年轻人的命脉。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车圈比作修仙,可能有点对不起那些真正日夜苦修的道友们,他们可没这么卷。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方程豹钛3这次的升级,到底是什么?
它不是一次简单的产品迭代。
它是一次市场教育。它在教育消费者,15万的车,你就应该拥有这些。
它是一次同行霸凌。它在逼着所有对手,要么跟进,要么被淘汰,没有中间选项。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它更是一次比亚迪内部的“思想飞升”。这个曾经被吐槽“土”的品牌,现在把人性、市场、成本和炫耀心理,拿捏得死死的。它把一个工业品,硬生生玩成了心理学产品。
所以方程豹钛3 Ultra版好不好不重要。真的,一点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它的出现,让整个15万级的SUV市场,一夜之间从“和平演变”进入了“闪电战”模式。所有之前规划好的产品定义、成本模型,可能都得推倒重来。
它的使命,不是卖出多少台车,而是让对手睡不着觉。
这就够了。
真的,这就够了。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