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自己买车那一刻,满心欢喜,幻想着以后油电双省、省心省钱,结果用着用着,却发现自己掉进了“电池门”里?最近看见网上一条混动车主的求救贴,说自己家混动车电池报废了,车一下变废铁,连发动机都不让启动,感觉买了个昂贵的“大号摆设”。乍一听,挺夸张的,但这事真不新鲜。混动车电池坏了,到底有没有退路?车主真的只能干瞪眼?背后到底怎么回事?
先反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以为混动车能像油车一样耐操吗?说白了,混动车就是在油车的基础上多塞进一套电力系统,然后两套动力系统“你侬我侬”地配合着跑。有些车主觉得,电池不行了无所谓,油还有,发动机大不了多喘喘气还不是一样给力?但真到关键时刻,你会发现,一切并不像表面那么简单。比如插电混动车PHEV,电池一旦衰退,哪怕还能存点儿电,这车就是“瘸腿”,系统判定异常,直接给你锁死发动机。你想用油顶着走?对不起,控制系统只信电池健康,电池一出故障,车瞬间“躺平”。这到底是技术进步,还是坑了消费者?说实话,车企这样做确实可以保护车辆硬件,避免更大损坏,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这种结果跟“废铁”也差不离。
再来问一句,买混动车主要是图啥?是不是奔着省油省钱去的?结果用着用着发现,有时候不仅不省油,反而油耗比油车还高。为啥呢?因为电池不行之后,混动系统不得不频繁启动发动机给电池充电,这就是所谓“保电模式”。原本应该用电跑的时候,电池不给力,发动机被迫当牛做马,油耗直线飙升。一些插混车型甚至比同级别纯油车还能多烧三四个油。这下好,电池修不起,油还多花,一省钱反倒成了“伪命题”。
你还记得去年新能源车销售火爆吗?一堆家庭买车瞄准了“油电双省”。但从整体来看,纯油车、纯电车、混动车到底谁更值得买?别只听厂家吹牛,自己还是得掂量掂量。
先说价格,纯油车市场竞争激烈,车价越来越亲民,优惠让利随处可见。反观插混,技术复杂,电池成本没法省,买车价格动辄高出油车几万块。纯电车更别提,电池占了整车三分之一到快一半的成本,再加上各种高端设备,价格一路水涨船高。你愿意为一块电池多掏几万吗?说实话,这笔账很多人没算清。
再看看用车花销。纯油车油耗基本稳定,开得久了心里有数,不容易失控。插混电池健康的时候省电省油,可只要电池一亏电,油耗一下就能突破天际。高峰期能干到十二升左右,跟同价位纯油车比简直是跑得慢反而吃得多。纯电车电耗是低,但你得依赖充电桩,没桩就等于被困家门口。此外电费虽然便宜,可要是长期跑长途,没桩、排队、等待……体验感能让你怀疑人生。
动力表现也值得一说。油车动力线性,跑高速很有劲,很适合爱开远路的人。插混低速靠电机加持,起步肉眼可见地“贼快”,但一到高速就露馅,没有油车那种后劲。纯电车起步甩油车七条街不吹,可高速巡航动力衰减也很明显。想要一台能天天爽开的车,最好还是别只看起步表现。
维修说到实在话,油车结构简单,街边修理厂都没问题,保养便宜不心疼。插混维修主要矛盾就是电控系统和电池出了问题,动辄几万上十万,修起来堪比换台新车。纯电车就更夸张了,电池出事价格飞天,很多修理厂根本不会修,一来怕赔钱,二来没技术储备。你问问身边用电车的朋友,谁轻松换过电池?不是一肚子的委屈,就是一肚子的钱。
说续航焦虑,油车不用多说,加油站遍地开花,直接怼油管。插混本来想解决电车续航焦虑,但电池亏电后只能“蜗牛踩油门”,体验感变差。纯电车更是“桩稀为贵”,有充电桩才敢远行,桩一紧,心就慌。家里有自用充电桩还好,如果是公寓楼,停车场都没桩,想充电就得排队,不添堵就怪了。
再说车的寿命,油车老牌耐用,十多年没问题。插混车的电池最多八年见底,到了岁数就得换,不换直接瘫痪。你说换电池能延年益寿?你得掏多少钱?纯电车电池寿命稍长也就十来年,但随着年份增长,续航逐年下滑,买车时吹的五百公里,可能过几年就成三百了,开到电池瘫痪也不用想。
有人要问,那是不是混动车都同样不耐用?其实也不是。像丰田、本田那种HEV技术,电池用得少、传动结构巧布,“小电池”浅充浅放,电池寿命甚至能扛过十二年。而国产一些牌子的PHEV,大电池天天充放,成本压不下来,寿命也就七八年。你真想买混动车,一定要看清楚技术路线,两田的混动能用得久,国产插混多半“短命”,不是在砍电池就是在磨钱包,普通家庭可得留个心眼。
现在买车的人多,不知道选啥,纠结症都犯了。在这里给点思路,自己参照对号入座:
一年跑得少,又不想折腾,油车真的省心耐看,你修车多了都能成半个高手,省下不少糟心事。日常通勤又不是特别多,油车开着稳当。
家里条件允许,通勤距离短又装了充电桩的,买纯电车省一大笔钱,电价低得离谱,不用加油,不用保养,省心就是王道。
要享受下电车瞬间提速的快乐,却又担心电池问题的,建议看看丰田、本田的HEV,这类车电池用得稳当,不太容易掉链子。
至于插电混动,只有在全程电驱通勤的情况下才算有价值。否则,电池坏了你就等着花钱吧,电池贵、维修难,真到8年10年,价值掉得只剩“陪你哭”。买这种车的,家里一定要有充电桩,日常主要用电,油只是兜底长途出个险。
说到底,新能源是趋势没错,但现实问题不少,不像厂家宣传那样没毛病。电池贵、修车费劲、技术不到位,你到时候真坏了才明白“买得起,修不起”那句老话多扎心。别光看宣传,“省油省钱”是有前提的,不是所有场景都能实现。选车一定要动脑子,不冲动,不盲信品牌,有条件就实地看看,试试,把自己的预算、使用需求和预期寿命、维修能力都算进去,别等到电池坏了才喊冤,早规划才最靠谱。
最后反问一句,你是不是也有混动车、纯电车的踩坑经历?电池真报废时候你会愿意掏腰包吗? 如果你有故事,不妨留言聊聊。说不定你的经历能让更多人少掉几坑。要是真觉得本文有启发,动动手指点个赞,运气好还能抽个应急电源,万一电池又闹脾气,说不定真能派上用场!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