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行业的趋势太明显了,不得不提一句,充电费用的天花板似乎逐渐逼近。去年统计(估算,样本少)显示,城市公共充电桩的平均价格已经接近每度2元,部分高速公路的临时套餐甚至飙到2.5元。你说这里面有多少是未来的常态?我猜可能会比想象中的快。
我记得有个朋友,开车的,他最近抱怨电费太贵:你看,这个充电站的价格又涨了,不像以前跑跑20块搞到一百多公里,现在要花30块了,大伙都在观望。他说完那句话,我那一瞬间,心里冒出个念头:如果未来充电费真正普遍超过,那省钱还算个事吗?
我随手翻了下笔记,发现自己一直没细想,或许未来电费会持续向靠拢。就目前来看(这段先按下不表),充电的成本在未来很大可能变得和油费差不多甚至更高。根据我观察,城市公共桩的电费其实还带有补贴机制——比如补贴后大约0.76元/度,但一旦取消补贴,光电费就得飙到1.2元甚至更高。高峰时段商业用电大概1.4元左右(估算,体感),把电费和服务费结合起来,未来非优惠状态下,一个充电站的收费很可能突破每度2元。
— 好奇啦,你们觉得这个价格会持续多长时间?
除此之外,服务费这块也在涨。比如在一些城市,充电服务费逐年增加,我猜可能下一轮补贴退了之后,单纯的运营成本就会推涨大家的充电价格。其实这也是为什么高速公路充电就更贵——那场地租金和运营成本都高很多。像高速公路的充电桩,场地费贵得离谱,普通城市的这些临时充电站能用的钱,也得算进去。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直接问自己一句:为什么高速公路的充电价格会远高于城市的?——大部分原因是场地和流量,可能还有一点点商业策略在里面。不同区域的车流量差异,决定了他们的定价权:在城市中心或者繁华区,车确实多,但也不能全靠居住区的私家桩(少得可怜),公共桩的盈利空间大。高速路上,特定节假日充满大货车和长途司机,充电站价格就变天。
这让我想到:未来如果电费持续上涨,城市里的普通车主花在充电上的钱,可能会比开油车还贵。你试想,按目前每百公里15度电计算,2元/度,每公里就0.3元了。高速开时,耗电猛增到20度,跑一百公里就要花4元(这估算有点夸张,但逻辑就是这样)。如果高速上的充电价格高到3元或以上,单程充电费就能突破6元,甚至更高。
有个细节得提一句: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圈内估算,一个普通电车的百公里使用成本(不算买车那笔钱)大概在1.5-2元之间(综合电费、维护、保险,样本有限)。但未来这个数字会不会突然变得更高?没人知道。
我还想到,线上有人说充电就像买菜,价格一天比一天贵,其实似乎也没错。充电桩的使用率很大程度取决于区域和时间。繁忙时段的价格飙升,也确实能推动更多车主打折待价。我猜(这也许偏猜啦)甚至会有时段收费成为常态,类似高速公路上的收费系统。
我记得有个修理工曾说:充电桩要赚钱,贵些总比亏钱强。这话让我觉得,他们在价格背后其实有股算计。毕竟,运营成本一天天上升(场地费、维护费、人力),你说他们会一直压低价格?这个问题我会留给大家:你觉得充电站的价格还能稳住多久?
至于用户心理变化,我估计会是:一开始,大家还会觉得电费比油便宜一点,但随着涨价的节奏,很多人会开始抱怨。像我一朋友,开了个电车,他就满心期待用电车省钱,结果看到账单,偷偷在心里骂:这还划算吗? — 我觉得,节省成本的主动权,可能会逐步偏离我们的预期。
说这么多,其实我就是觉得:电车的操控感倒是没变,但未来的电费战会不会变得像一样难以预测?这点你有没有类似的感觉?…………(这段先按下不表)
我还想补一句:在家里插充电桩,省个油的基础成本还能满足日常家用,何况不用担心飙升对生活的冲击。比如太阳能发电自己用,储能充电,成本理应更低吧。这是不是又让我犯了个没细想过的猜测?——反正,千言万语,最终还是绕不开一句:充电的成本会变得更有说服力——那它真的还能是省钱的买卖吗?
所以,最后我想问:你们觉得,充电费会不会在不远的变成我们买菜、买油那样的天天在变的价格?如果这样,电车还能保持省钱的核心魅力吗?或者说,这正是它最后的魅力消逝的开始?——这点,留给咱们自己想想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