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第三大富豪放弃自研电动车,印度的环境,马斯克来了也没法成功,我也想为印度制造证明,超越中国,但我们首先要活下来

我问你个问题?是不是有钱、有工厂、有工程师,谁都可以去造电动车?

印度第三大富豪金达尔干了五年,最终还是选择放弃,最后直言:印度的环境,即便马斯克来了也难以成功,此话虽狠,但让我深信不疑

印度第三大富豪放弃自研电动车,印度的环境,马斯克来了也没法成功,我也想为印度制造证明,超越中国,但我们首先要活下来-有驾

据《金融时报》报导金达尔集团自2019年就开始自行研发电动车,打算打造“印度版特斯拉”,那时候印度天天宣扬“印度制造”,还放话要在2030年前让三分之一的汽车变成电动车。

结果5年下来,他没造出一辆能打的。问题出在哪?

金达尔自己总结了三条。第一条是最扎心的:理工人才没了。

印度每年工程师毕业几十万,但高质量的那批,全去了欧美。你看硅谷、大厂、汽车公司,那些搞芯片、搞算法的印度面孔,哪个还想着回家造车?

据《印度经济时报》的数据显示,2023年印度理工类的毕业生中,超40%都选择去国外工作,剩下的那些,大多就进入外包或者互联网行业。而像电动车制造这类又累人又费钱的事儿,根本没人愿意去做

第二条关乎成本层面,印度开展汽车制造,绝大多数零部件需要进口,电池依赖中国,芯片依赖美国,日本的车规级元器件也得采买,金达尔讲得相当坦率:“咱们制造一辆车的成本,比中国超出百分之三十,性能还滞后两年,”这不是努力能够解决的

当下中国的电动车产业链十分密集,宁德时代、比亚迪、华为、亿纬锂能,一个新品牌从立项到量产,一年便可达成

在印度刹车片缺少一个供应商,整条生产线就得停止运转。

印度第三大富豪放弃自研电动车,印度的环境,马斯克来了也没法成功,我也想为印度制造证明,超越中国,但我们首先要活下来-有驾

第三条最为无奈之处在于钱已然花光,金达尔称印度的制造补贴“两年未发放”,在印度这并非新鲜事儿,2021年印度宣布“先进化制造激励计划”,声称拿出2600亿卢比扶持新能源项目,可是实际发放比例连半数都不到(来源:印度商务部公布的数据)。

造车是全球范围内颇为烧钱的行业之一,特斯拉早期仅研发投入就超过100亿美元,金达尔的集团主要业务为钢铁、能源。他投身电动车领域坚持了5年,推测研发团队已然开始出现流失情况。

有人问他,前几年砸的钱不就白费了吗?

他颇为冷静地回答道:“我也期望能证明印度制造比中国强,不过我们得先得以生存下去。”

现在他打算全套引进中国的电动车方案。跟比亚迪、吉利都在谈。

以前他觉得引进太丢脸,现在反而松口气。因为现实是,欧洲那边也在买中国技术。德国车企找宁德时代供电池,瑞典沃尔沃在用吉利的底盘。那他有什么好顾虑的?

其实这里,我有几分感慨,过往十年,印度老是嚷嚷“国产替代”,可真正落实的没多少,手机方面,前些年印度立法限制中国品牌,不过到了2024年,印度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榜单里,前五名有四个是中国品牌(数据来源于CounterpointResearch),制造业可不是靠“标语”就能达成转型的。

印度第三大富豪放弃自研电动车,印度的环境,马斯克来了也没法成功,我也想为印度制造证明,超越中国,但我们首先要活下来-有驾

印度在人才、供应链以及政策执行这几个方面,统统没有做好准备。

我还记得马斯克也说过一句话:“我想去印度,但那里的太复杂。”当时被印度网友骂惨了。

我不是看不起印度,我只是觉得,这事挺现实的。

制造业不是靠激情和民族情绪支撑的,它靠的是几十年的积累和无数细节。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