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雅马哈市场部的“鬼才”们决定把飞致250这块“出土文物”从停产的棺材里拖出来,掸掸灰再上市时,我猜那会议室的氛围一定很奇妙。
这操作的离谱程度,不亚于苹果突然宣布重启iPhone4,然后告诉你,这叫“复古美学,致敬经典”,卖你个旗舰价。
但邪门的是,这事儿还真就掀起了波澜。
当那张挂着自家大哥MT系列“凶悍脸”的新款照片,跟谍报似的在摩友圈里疯传时,评论区瞬间就炸成了一锅粥。
那些骑着老飞致,屁股后面绑着外卖箱,跑了十几万公里的“老骑士”们,一个个眼眶湿润,感觉自家那个朴实到有点呆的傻小子,总算出人头地了。
可另一头,那些对着参数表能给你rap一段的“装备党”们,则是一脸的地铁老人看手机——就这么个21匹马力的“老家伙”,发动机比我都老,是哪路神仙给它的勇气,敢在250cc这个已经杀红了眼的斗兽场里,跟一群肌肉猛男叫板?
要整明白这出“活久见”的大戏,你得先把我接下来要说的当故事听,而不是评测。
时间倒回几年,飞致250这四个字,跟“诗和远方”没半毛钱关系,它就是“外卖神车”的代名词。
你看到那些在晚高峰车流里,闪转腾挪,如同鬼魅般穿梭的外卖小哥,掀开他们的头盔,很可能就是一张被生活盘得锃亮的脸,而他们胯下的坐骑,大概率就是这台其貌不扬的“雅马哈工具车”。
它那颗249cc的风油冷心脏,搁现在看,技术含量可能还不如你家里的空调压缩机。
动力?
别闹了,红绿灯起步能不被送孙子上学的老大爷的电动车甩开,就算胜利。
但它牛就牛在,你根本不用伺候它。
别的摩托车主还在研究什么标号的汽油对发动机好,飞致250的车主只会考虑一件事:下一单送哪儿。
这种近乎变态的“皮实耐用”,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工具车文化”。
所以当年它停产,那哀嚎声,简直比失恋了还惨,一个可靠的饭碗就这么没了。
现在,这个饭碗又被雅马哈给端回来了。
而且,还给镶了圈金边。
工程师们刀法极其精准,没去动那个被无数外卖小哥用生命验证过的“灵魂”,而是直接给它做了个“换脸手术”。
把自家运动街车扛把子MT系列的前脸,整个给“移花接木”了过来。
你瞅瞅那犀利的LED大灯,那战斗气息满满的导流罩,瞬间让这台车的气质,从一个刚从田里干完活回来的壮汉,变成了一个刚从健身房出来的精神小伙。
那个被无数人喷到狗血淋头的“刹车全靠吼”的毛病,也终于被补上了。
双通道ABS,虽迟但到。
这玩意儿对于一个常年风里来雨里去的使用者来说,简直就是观音菩萨给的护身符。
从此,雨天湿滑路面紧急制动,总算不用再把身家性命全赌在自己的右手上了。
可紧接着,一个灵魂拷问就来了:这张变帅了的脸,和那个救命的ABS,值多少钱?
当接近两万的预售价被爆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沉默了。
这价格,你几乎可以买到任何一台国产顶配250,人家给你的可是滑动离合、TCS牵引力控制、全彩液晶大屏这一整套“海底捞”式的服务。
你甚至可以再加点钱,去隔壁本田那儿提一台更有格调的复古攀爬。
于是,买不买新款飞致250,就从一个消费问题,直接上升到了哲学思辨。
你是愿意相信一个用十年跑烂路跑出来的“开不坏”口碑,去忍受它在配置和动力上的“家徒四壁”;还是愿意投入国产品牌的怀抱,享受“科技与狠活”带来的快感,顺便赌一把自己的运气?
“花近两万买个老头乐?我疯了?”
这绝对是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
确实,新款飞-致250就像一个固执的匠人,坚守着自己那套老掉牙的规矩,对外面那个花花世界充耳不闻。
它给不了你肾上腺素飙升的快感,也给不了你在朋友面前炫耀的资本。
但它能给你什么?
大概是一种安全感。
是那种你可以骑着它,从黑龙江一路干到海南岛,中途除了加油换机油,连颗螺丝都不用紧的底气。
是它那匪夷所思的超长续航,让你在穿越无人区,看着油表最后一格还在坚挺时,能安心地点上一根烟。
所以说,雅马哈这波操作,压根就不是想讨好所有人。
它用一张新潮的脸,把那些念着它好的老粉丝给喊了回来;又用一个“不识时务”的价格,把那些犹豫不决的“参数党”给劝退了。
它就像个自带“结界”的车型,能走近它的,都是真正懂它、需要它的“自己人”。
而这,可能就是“经典”这两个字,在这个快餐时代里,最后的倔强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