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反向旅行攻略#
关税降了 欧洲车企却笑不出来
2025年9月24日。美国正式官宣。欧盟汽车关税下调至15%。追溯至8月1日生效。消息落地。德国车企股价应声上涨。保时捷一度飙升3.8%。毕竟它在美国只卖进口车。曾是关税打击最重的角色。
但……这真的值得庆祝吗?
27.5%降到15%。看似巨大让步。实则仍悬在头顶的利剑。要知道。此前平均税率还不到5%。现在却是三倍之高。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说。这已是“最佳结果”。可明眼人都清楚。欧洲付出了什么。
7500亿美元能源采购。6000亿美元对美投资。还有对美国农产品、海鲜的广泛市场准入。甚至取消所有美国工业品关税。这份代价。沉重得让欧洲舆论惊呼“让步太多”。
车企财报不会说谎。大众上半年利润暴跌37%。关税额外成本吃掉13亿欧元。宝马净利润下滑29%。奔驰惨遭“腰斩”。斯泰兰蒂斯更直接亏损22.56亿欧元。现金流?德国三大车企今年预计减少超100亿欧元。
痛苦远未结束。
钢铝关税仍高达50%。供应链成本层层传导。最终压向本已脆弱的利润。转型中的电动化战略。需要巨额投入。钱从哪来?裁员。工厂关闭。生产线外迁。已成为无奈的选择。
欧洲汽车协会警告。这可能削弱产业竞争力。甚至损害美国供应链与消费者。一场没有赢家的博弈。
出路在何方?
东方。中国。德国车企正在加速转向。大众强调对中国市场“非常有信心”。宝马携手中国科技公司开发智能驾驶。权威专家直言:“汽车行业的未来在中国”。借助中国电池技术与规模化优势。弥补自身短板。
关税从25%降至15%。是喘息之机。更是长远重压。它暂时避免了全面贸易战。但高昂成本与不确定性仍在。欧洲汽车巨头。仍在寒冬中寻找出路。这场关税博弈。还远未到终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