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会想,人折腾来折腾去,到底图个啥?比如最近劳斯莱斯又搞了个什么库里南宇宙版,据说整个车顶用手一笔一笔画了个“银河系”,再打上两千多个小灯,坐车里抬头一看,感觉和仰望苍穹差不多,这到底是有钱人的新玩具,还是成年人的精神寄托?大家是不是也会这样困惑?
我再顺着问一句,这爱车这事儿,真的只是爱机械铁皮轮胎吗?不是。要是只在乎哪家动力强、哪家油耗低,市场上顶着几十万标价的车不都该卖爆了?可没见多数人追着买。大家追求的,往往是个自个儿独特的体验。你看,不光是劳斯莱斯,国内外不少品牌也学会了给你加点个性化配置。过去巴不得一个轮胎赚你两块钱,现在是轮胎背后的故事要多收你二十万。为啥?因为有这个需求的人,真就不少。
说回这宇宙版库里南,800个小灯都不够看,现在车顶手绘画星空、还动用了多层颜料和上百小时纯手工,这就不简单了。你要说摆谁面子,这脸面肯定值钱:想试试找辆和自己完全一模一样的劳斯莱斯,没戏。这种定制感,我觉得是很多人追求高端品牌的真正理由。车是“量身定制”,而且还不是冷冰冰的数据,而是用艺术来营造情绪,这投资不仅仅是给自己,也是给整个品牌树立门槛。
很多朋友会问,这些天价配置,真的值吗?你说一辆入门车和劳斯莱斯定制版,实用性确实没那么大差别,都是A点到B点。可搭配故事、艺术、工艺和个人情感,你能说这不值那么个价吗?毕竟,有的人愿意为某个独家的体验去花钱,有的人还是觉得赚钱很难,这都没有错。只是老百姓如果打工半辈子只为买个“别人羡慕的星空顶”,那就没意义了。
你要问我怎么看这些“星空顶”什么的?其实我觉得稀罕的不是800盏小灯、不是两千个光点,而是背后那个愿意折腾160小时画画的工匠。你仔细想,那些星星其实可能比不上夏天村口的夜空纯粹,但你知道,每一笔、每一层颜色、每个微小的细节,都是专门为一个客户定制,这才叫极致。好的品牌,总是把“独一无二”变成真的‘只此一份’。
有趣的是,过去我们觉得汽车只是一个交通工具,后来想要更强动力,更奢华的空间,再后来,连空间都不够了,得在车里造个宇宙。你说是技术发展快,还是人心的“空虚”蔓延得快?用车的朋友未必真都仰望天空,能为星空版买单的大多也不是天文学家,更不是诗人,大家的共性是有钱的同时还想获得点精神满足。真实的天空遥不可及,手绘星空却触手可碰,我猜这也是许多高端产品受欢迎的原因。
值得琢磨的是,有没有人会因为买了宇宙版库里南,真的关心夜晚头顶那片星星里藏着啥哲理?我看大多数还是偶尔发条朋友圈,晒个照,证明自己见多识广、欣赏品位独特。当然,也有人把这看成一种生活享受,像别人爱收藏字画、有人痴迷古董一样,车顶也可以变成个人情绪的投射。人嘛,本来就需要仪式感,一个不需要意义的事物,有的时候能让人觉得更像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还想到一件事,手绘星空顶这个玩意,看起来和我们小时候用荧光贴纸往天花板上糊一堆星星,实际上有点像。小时候你拿几块钱买贴纸就够,现在你花几百万追求“星空感”,花的钱不同,渴望差不多——都是想让平淡的生活里多点神秘或憧憬。小时候幻想宇宙,现在用钱包装宇宙,成年人比小孩多的,不过是花得起罢了。
这种车引发的赞叹,其实本质上还是一种“
距离感”的艺术。谁都知道,银河画得再美,车子还是要开下地库,顶多抬头多发会呆,但终究是附加体验。而能把这种“无用之美”做到极致的,才是大品牌的本事。你想啊,别家不敢玩、不愿意玩、玩不出那么大名堂的时候,劳斯莱斯敢给你画20层颜料、花160个小时,最后还用各种笔把“天文景观”手工搬进车里,这气魄你不得不服。表面上看,是在卖体验,实际上是在打品牌。你觉得这东西复杂精细,就有人觉得不可替代,这才是奢侈品的精髓。
我们也别一味羡慕或者吐槽。在那些高高在上的“星空顶”之下,我更愿意去思考自己日子里最在乎的东西。有人用一辆车实现独一无二,有人每天上下班挤地铁,也觉得耳机里那首歌能让自己像飞一样自由。前者让人觉得世界神奇,后者让人觉得活着真实。归根结底,终极的“定制”其实是给自己的生活不断找乐趣,无非是你用钱、用心,还是用时间。
最后,我想说,有的人也许会觉得劳斯莱斯的玩法有些奢侈甚至“作”,但你要是仔细看看咱们每个人,谁心里没点只属于自己的一方小宇宙?有能力的可以让它变成现实,没能力的也能在自己的世界里做一场美梦。金钱买来的星空也许更闪耀,但不一定比你夜里路边抬头看见的那片真星空更动人。最重要的,不是你拥有多少小灯、多少定制选项,而是你有没有勇气按照自己的想法,把生活过得独一无二。
所以啊,别管劳斯莱斯搞啥宇宙版、月光版,咱做好自己该做的——有梦就追,有星星就看,有酒就喝,有歌就唱,其它的都只是调味品。独一无二的感觉,本来就属于每个人。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