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的热闹,不亚于一场武林大会。上有问界下有领克,中间夹着理想L9,这一幕简直像极了“三英战吕布”。只不过,这次被围攻的“吕布”,是李想和他的理想汽车。
事情要从今年第二季度说起。当时理想L9的销量还稳坐中大型SUV市场的头把交椅,风头无两。但好景不长,随着问界M7 Pro和领克08 EM-P接连上市,市场格局迅速生变。特别是问界那边,靠着华为的流量加持,一上来就玩起了“价格屠夫”的套路,直接把理想L9拉进了混战局。
这还不算完。领克这边也不甘示弱,主打一个“技术流”,08 EM-P用上了插电混动+双电机四驱,续航、动力、智能化一应俱全,价格还比L9低了个小台阶。更狠的是,领克还在社交媒体上频频放出车主实测视频,什么满载爬坡、高速巡航、低温续航,样样都打到了L9的软肋上。
李想也不是吃素的。眼看着销量下滑,他亲自下场,在微博上连发三条动态,强调L9的“家庭用车基因”和“空间舒适性”。可网友似乎并不买账,评论区里一片“性价比不够看”“配置落后一代”的声音。更有知乎网友调侃:“以前是‘上有宝马下有奔驰’,现在变成‘上有问界下有领克’,理想这是真成夹心饼干了。”
其实从产品定位来看,L9主打的是“奶爸车”路线,宽敞的空间和豪华的内饰确实吸引了不少中产家庭。但在新能源赛道越来越卷的今天,光靠“大沙发+冰箱”已经撑不起消费者的期待。特别是年轻群体,他们更看重智能驾驶、OTA升级、充电效率这些硬核指标。而恰恰在这些方面,问界和领克都有不小的突破。
比如问界M7 Pro搭载的HUAWEI HiCar系统,不仅语音识别准确率高,还能实现跨设备互联,手机一靠近就能自动同步导航信息。而领克08 EM-P则在底盘调校上下足了功夫,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的结构,配上空气悬架,操控感直接对标百万级SUV。
反观理想L9,虽然也配备了辅助驾驶系统,但更新频率明显慢了一拍。不少车主反映,系统偶尔还会出现误判车道线的情况。而在充电效率方面,L9的快充速度也被同级别车型甩开了一截。有网友做过实测:从30%到80%,L9需要45分钟,而问界M7 Pro只要38分钟。
当然,也不能说理想L9就彻底输了。毕竟它的品牌口碑和用户基础还是摆在那里的。但问题是,现在的消费者不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会横向对比、反复权衡。一旦哪项体验跟不上节奏,随时可能“脱粉”。
李想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最近几天,理想汽车内部开始传出“即将推出2024款L9”的消息,据说会在智能座舱和电池管理系统上做重点升级。如果属实,这波调整或许能帮理想扳回一城。但如果只是小修小补,恐怕很难真正扭转局面。
说到底,这场“上有问界下有领克”的夹击战,本质上是新能源车市进入白热化竞争的一个缩影。谁能在技术迭代、用户体验和价格策略上做到极致,谁就能赢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至于李想能不能坐得住,还得看接下来几个月的市场反馈。
不过话说回来,你要是准备换车,你会选L9,还是问界M7 Pro,又或者领克08 EM-P?欢迎留言聊聊你的看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