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B生死测试:25款热门车谁在“鬼探头”中救了命?

安全成购车新刚需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千万辆,全球每10辆新能源车就有7辆来自中国。当电动车从“续航竞赛”转向“智能化内卷”,一场由易车发起的AEB(自动紧急制动)超级评测,却将行业拉回最本质的议题——安全,才是技术狂飙的终极底线。

一、魔鬼测试:5大“索命题”还原真实生死瞬间

在专业测试场中,25款热门车型遭遇了比法规测试严苛数倍的场景设计:

1. “水马锥桶”陷阱:模拟占道施工,考验系统对不规则障碍物的识别;

2. 地库盲区“儿童杀”:下坡+视觉盲区,直击家长最恐惧的场景;

3. “叠罗汉式鬼探头”:双假人错位闪现,系统反应时间被压缩到0.1秒级;

4. 隧道烟雾盲区:右转+自燃故障车,挑战复杂环境感知极限;

5. 暗夜逆光杀机:远光灯干扰下,AI能否捕捉横穿行人?

这些场景绝非纸上谈兵——数据显示,超60%的追尾事故因未能及时制动,而“鬼探头”事故中行人死亡率高达80%。

AEB生死测试:25款热门车谁在“鬼探头”中救了命?-有驾

二、成绩单曝光:华为系碾压,新势力现“夜盲症”

在残酷测试中,车企技术实力高下立判:

问界M9凭借激光雷达+视觉融合方案,在隧道烟雾中精准识别故障车,被网友称为“夜间透视眼”;

理想L9的双Orin-X芯片算力爆发,在“叠罗汉鬼探头”中比人类反应快3倍;

小米SU7作为新秀表现中规中矩,但在逆光场景中误判率骤增;

部分车型暴露致命短板:摄像头在强光下“致盲”,毫米波雷达将锥桶误判为“空气”。

值得警惕的是,测试中某些车型在40km/h时速下仍无法有效制动,这意味在真实道路中碰撞将难以避免。

AEB生死测试:25款热门车谁在“鬼探头”中救了命?-有驾

三、AEB背后的技术暗战:为何99%≠100%安全?

尽管头部车企AEB触发率宣称超99%,但现实中的“长尾问题”才是杀手:

算法困境:斜坡道路导致雷达测距失真,暴雨中激光雷达性能衰减50%;

成本博弈:4D毫米波雷达单价超千元,部分车企选择“减配”视觉方案;

人性悖论:过度依赖AEB导致驾驶员麻痹,特斯拉Autopilot事故中37%与误判有关。

专家指出:“AEB不是免死金牌,当前技术尚无法覆盖‘开门杀’、高速爆胎等极端场景。”

AEB生死测试:25款热门车谁在“鬼探头”中救了命?-有驾

安全没有“OTA”,技术必须敬畏生命

当车企热衷宣传“算力天花板”、“感知硬件军备赛”时,易车测试撕开了行业遮羞布:在儿童突然冲出的0.5秒内,再炫酷的车机系统都比不上一个可靠的刹车。

消费者需要清醒:买车不是买手机,安全配置不能“挤牙膏”。或许只有当车企把AEB测试车当自家孩子坐的车来造时,真正的技术革命才算到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