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是日产N6的技术发布会,N6搭载的是21.1度电池,纯电续航180公里,智能双模回收控制技术让油耗更低让人期待未来续航能否更上一层楼

今晚其实我一直留意日产这个牌子,尤其是它最近几年的动力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你知道吗?关于N6的消息其实早就出来了,尤其是它那块21.1度的电池,降得挺快的。换句话说,现在要卖纯电车型,续航都在180公里左右,虽然其实很多人都觉得这个续航算中规中矩,但你城市代步家用车,180公里够日常用,但真要长途出门就得考虑充电点多不多的问题。

我跟朋友聊天,他是个修理工,昨儿还跟我说「这个续航其实算安全线上的,还能略微满足绝大多数家庭的需求。」我也问过他,他觉得要是真能跑到200多公里会更好,毕竟有时候出远门,一点小折腾都没啥,但那又不是简单加点电就能解决的。

今晚是日产N6的技术发布会,N6搭载的是21.1度电池,纯电续航180公里,智能双模回收控制技术让油耗更低让人期待未来续航能否更上一层楼-有驾

我从别的渠道查过,日产那个「AI 云擎电混」的混动系统名字就挺有意思的。严格这个系统的核心是在智能化的回收和油耗控制上。你想想,像我之前试过别的日产车型,云擎这个概念,好像就是车子能精准判断你怎么开、在哪开,然后自动调节能量回收和发动机协作。

这个所谓的智能双模回收控制技术,听上去像是在踩刹车或者减速时,系统能通过一些算法,把刹车能量最大化回收,减少浪费——这跟我开车时感觉到的微妙差异挺像的。你知道的,我平时开车,也会刻意观察油耗,别说我自己算了,从车载仪表看到CLTC(这个算是中国最全的工况标准)亏电油耗2.79L/100km,虽然比起同级别的油车型,的确低了不少,但这个数字有多真,我得掂量掂量。

今晚是日产N6的技术发布会,N6搭载的是21.1度电池,纯电续航180公里,智能双模回收控制技术让油耗更低让人期待未来续航能否更上一层楼-有驾

有个细节,我刚才翻了下笔记,N6的那个混动系统在不同工况下表现差异其实还挺大。比如说,市区堵车状态,基本能实现纯电,油耗大概在1.5到2.0L左右,少有的情况是掉到1.2甚至更低。反过来,如果快行驶状态,油耗就跟传统油车差不多,可能在5L上下。你想想,这个差距还挺大的。

但它的续航表现,不能光看数字,要考虑到车身重量和电池成本。按我估算,21.1度电池成本不低——就算我没算准,起码也得几千块人民币。那意味着,厂家在成本控制上压力也不小。你觉得呢?大部分用户会关注续航,还是更在乎总体验和油耗呢?我个人觉得,续航毕竟是个硬指标,但真正打动用户的可能是油耗控制和驾乘感受。

说一句题外话,我刚才随手翻了个相册,看到那次试驾场景,司机开着N6满载城区跑,油耗和电量都很和睦。我心里真觉得,像这种车的表现还挺符合现代城市生活的节奏。跑个五六十公里,一个工作日下来,基本能省一半油钱——就算是涨到8块一升,这个节省也挺明显。

今晚是日产N6的技术发布会,N6搭载的是21.1度电池,纯电续航180公里,智能双模回收控制技术让油耗更低让人期待未来续航能否更上一层楼-有驾

你有没有觉得,虽然技术越做越复杂,但实际就像你用手机一样,很多功能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方便?用不着我解释,车子在一些细节上的聪明其实就是我们生活中的贴心小帮手。但有时候,我就在想:这么多辅助功能,背后到底是帮我们省心还是给制造商多挣点?比如说,系统侦测到你开得慢,自动减档,此时的油耗可能会涨点,反而反映出系统的保守策略。

(这段先按下不表)——不能忽视的是,整个供应链让车厂可以稳住价格又保持一定性能,像电池这个心脏其实是个大难题。去年我跟供应链里的某个供应商沟通,聊到生产一块新能源电池的难度,他说:最头疼的其实不是电池出问题,而是成本控制,毕竟材料价涨了几十个点,怎么保证利润?听上去挺现实。

今晚是日产N6的技术发布会,N6搭载的是21.1度电池,纯电续航180公里,智能双模回收控制技术让油耗更低让人期待未来续航能否更上一层楼-有驾

说到真实体验,销售那句你得多跑几次试驾,才能摸到车的脾气倒不无道理。我觉得,买车最重要的还是自己试试。你说,真正决定你喜不喜欢一辆新能源混动,是不是光看续航数字?其实不难发现,同一价位里,不同品牌其实性能差异还挺明显。比如说,同级的那几款混动车,要么油耗高点,要么动力不够,或者在某些工况下,电池支持不够给力。

我还记得有个朋友,去年买了某品牌纯电SUV,他就感叹:续航虽然不错,但充电太慢了,根本不方便。这也让我思考,新能源车除了数字上的指标,还得考虑后续使用的场景适配。你觉得呢?我猜测,未来如果续航能突破250公里,不知道会不会让大家换车的心情更积极点。

今晚是日产N6的技术发布会,N6搭载的是21.1度电池,纯电续航180公里,智能双模回收控制技术让油耗更低让人期待未来续航能否更上一层楼-有驾

最后嘛,感觉这种技术调试后,车子还是更像个智能伙伴而非控制工具。哪天,我开一年,能不能真正做到不用担心续航、油耗低得令人吃惊——其实都还在探索中。你是不是也在琢磨,选一辆懂你的车,是不是某个点上很关键?嗯,这个问题很个人,有谁能给我个答案呢?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