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小鹏P7体验:内饰精致空间够用,底盘细节比小米SU7差点意思
上周末溜达去城南那家小鹏店,刚好碰上新款P7到货。销售老李人还挺实在,说“你们这些车迷啊,就爱钻底盘那些没人在意的犄角旮旯。”其实也对,这车刚换代,宣传里吹得天花乱坠,但到底料下得怎么样,还得自己扒拉。
先说外壳蒙皮吧。我拿手敲了敲四门两盖,还有前后翼子板,全是钢皮,没有一块铝合金。老李嘴快:“运动轿跑嘛,本来以为至少引擎盖能整点铝的,看样子成本卡死了。”确实,小米SU7起码前机盖是铝的,小鹏这次就全钢了,有点抠门。不过也有道理——师傅常说,“钢便宜又抗造,修起来省心。”
悬架部分稍微有些看头。前后都是双腔空气悬挂,这玩意儿平时路面不太平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出来,比我以前开的油车弹跳感柔和不少。材料方面,据说前悬用的是全铝合金双叉臂,上臂是一体A臂,下边两根独立连杆也是铝,不过副车架还是铁疙瘩一块;后悬五连杆结构靠近尾部那俩是铝,其余三根还是冲压钢件。群里有哥们自测过,说主摆臂用的是深灰色涂层,不像某些品牌故意刷成银色假装高级,其实就是务实派。
底盘倒真挺规整,一整个大平面,看着舒服,也方便以后保养擦洗啥的。据技师讲电池下面还有厚护板,加防锈涂层,“一般剐蹭都不怕”,离地16.5厘米左右,比SUV肯定矮,但纯电轿跑这样已经算可以了。我瞅了一眼轮胎,新车标配245/45 R20和275/40 R20,大尺寸视觉效果不错,那台展车选配21寸锻造轮毂更显气势,用的是米其林PSEV系列(这个型号淘宝查过,两千多一条),再加Brembo四活塞卡钳,刹停很稳。
聊完硬件,再转回舱内看看坐着咋样。我身高1米72,上去调座椅发现包裹性还真不错——白色皮料混浅灰麻布,有种北欧风格,不浮夸但耐看,中控台带枪灰饰条摸起来凉飕飕。“仪表盘做成细长凸起,好像飞机驾驶舱似的,”隔壁试驾的小伙插话,“不过反光角度有时候会晃眼。”幸亏HUD还能补救一下数据显示问题。
后排坐垫偏德系风格,就是填充没那么厚,更注重支撑不是陷进去那种沙发感。有靠背角度调节,我实际量了一下腿部空间,两拳半妥妥够用,头顶三指出头。不足之处就是坐垫高度低,对大腿窝支撑略差,这毛病纯电轿跑基本都躲不开——邻居王叔吐槽:“现在流行低趴造型,都不管老人上下多费劲。”
天窗隔热效果让我惊喜,大中午阳光照进来没觉得闷热。这配置据说在南方城市特别受欢迎,有朋友买回来专门晒娃拍照,一屋子人都乐呵呵。不过实际开长途时遮光帘还是要拉紧,否则夏天暴晒久了空调压力大。
掀背式尾箱多少弥补了一点容积短板吧。据销售顺嘴提到官方570升,再加个百来升前备箱,我把家里的婴儿推车、两个行李箱往里塞,还剩余量,只是高度一般般,比传统三厢并没有优势。但地板放倒之后很平坦,要搬东西或者临时露营铺床单凑合也能应付。
外观就见仁见智啦,我个人喜欢侧面线条收紧那段,很显动感;正脸手机广角拍出来总觉得像“大鲶鱼”,现场看其实比例协调不少。有位女客户路过还特地问:“这颜色是不是限量?”实际上只是展厅灯打出来特亮而已,并非特殊漆面。
冷知识插一句,新款P7取消掉之前某个冷门音响选装包,据群友爆料原因竟然是供应商涨价太狠,现在只能买标配系统。如果你想要极致听觉体验,只能自己改装第三方喇叭,而且拆卸工序比较繁琐,需要专业师傅帮忙,不然容易弄坏原厂线束——维修圈老张直言“拆一次等于损失半个月质保”。
价格预估环节我跟几个老司机斗嘴半小时。从整体工艺和配置来看应该不会比G7便宜,小米SU7入门21万多,全新P7入场即800V平台、单电机功率提升50kw、5C快充、电池容量略优一点,还有鸳鸯胎设计(20寸起步+宽胎),尺寸和内饰质感都挑不出毛病。如果走销量路线可能会定到二十万出头,不过谁知道呢?毕竟市场变数太多,每年都有反转故事传出来,今年春季某品牌降价潮还让我们微信群炸锅一天……
至于养护方面,据维修站技师透露,目前空气悬挂模块国产化率提高不少,以后换件费用可能会降下来。而且厂家承诺首年免费基础保养,包括检查底盘防锈层完整性,这对于沿海城市用户来说算个福利。另外群友提议每半年检查一次高压线束,因为去年出现过一起因进水导致报警的小事故,被保险公司拖延理赔好几周,所以大家记住别随便涉水猛冲哦!
免责声明: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信源自然分布于正文或末尾。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