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中国人买车不是为了出门,而是为了有个地方供车在小区里晒太阳。
谁还没个车呢?
有车才有身份,没车连堵车都不配参与。
你说电车好还是油车好?
这就像问你媳妇和丈母娘谁更懂你,答案只有一个:都不懂,但你得装懂。
这年头买车,已经不是选车,是选广告。
你看到的不是车,是“智能生态”,是“舒享座舱”,是“百万销量”。
我数了数,厂商能把一个后视镜的功能吹成三条卖点,搞得我都怀疑开个车是不是能通向人生巅峰。
最近出了个新款长续航版,六大升级,七大礼遇,八项权益,九层地狱,十年保证。
反正你买个车,感觉就是买个投胎套餐。
至于实际开起来怎么样?
谁开谁知道,谁信谁傻瓜。
据说新车的续航可以让你“畅享诗和远方”。
我突然想问,诗和远方是不是指从你家小区门口堵到公司地库?
长续航版纯电能跑两百多公里,亏电油耗比你家米饭还低。
厂商说了一嘴的“零油耗通勤”,就差没送你一个家政阿姨顺便帮你开车。
你觉得自己买的是高科技,其实买的是朋友圈的面子。
现在车标都比身份证管用,谁还在乎你学历,大家只关心你开的是不是新出的“长续航版”。
动力系统升级,据说“百万硬实力”,用词都快能申请奥运口号了。
第五代DM技术,动力域控7合1系统,名字听着比我奶奶家缝纫机还复杂。
综合续航一千五百多公里,理想中的你能从杭州堵到乌鲁木齐,一路用脚投票,投完还剩电还能继续堵。
能耗低到都快比你家电饭煲省电,厂商真会算账,反正你信了,他们就能继续吹下一个“技术突破”。
我看那纯电续航六百多公里,最高七百,百公里加速6.9秒。
这个数字吧,听起来挺唬人,实际上谁天天去加速?
城市里加速最快的是外卖小哥,电车主更多是在红灯前默默把脚从加速踏板移到刹车踏板,顺便怀念一下公交卡。
百公里电耗优于A0级小型车,可是车身比A0大三圈,等你找车位的心情都能写一首新诗。
新车出了三种颜色,说是为了“年轻化市场审美需求”。
雾凇金、松影绿、远峰蓝,听着像新出的奶茶口味。
我寻思着,买车不光要开得远,还得看得顺眼。
厂商真会玩文案,把吉林雾凇、黄山古松、雪域高原搬到漆面上,更是让“国风”彻底沦为汽车广告的背景板。
你买的不是车,你买的是一场美学自我感动。
等下雨了,泥点子一砸,雾凇金立马变雾霾灰,松影绿变小区养鱼池,远峰蓝变下水道蓝调。
“座舱体验全面升级”,副仪表台激光拉丝面板,副驾台皮质耐脏,还婴儿肌触感。
我开车不是为了坐在婴儿屁股上啊!
电子怀挡,科技感拉满,比小时候玩变形金刚还带劲。
全系标配,直接把内饰的“高级感”提升到你妈都认不出的地步。
舒享配置三大亮点,智能冰箱能把你午饭冻上,ANC降噪让你听不到老婆打电话骂你,防晕车系统为你保驾护航,仿佛坐车不是出行而是去疗养院。
座舱90处隔音材料,图书馆级静谧空间。
你以为自己在开车,实际上是在听自己思考人生。
新车还搭载了智能座舱高阶版,能用AI大模型聊聊天,手车互联、无麦K歌,科技与娱乐齐飞,堵车也不怕无聊了。
就差一个自动下棋系统,边开边跟AI下五子棋,顺便输一把,提醒自己别太得意。
生态智能齐发力,家庭出行场景深度整合。
智能儿童座椅、宠物座、智能眼罩、运动相机,一个座舱能塞下半个宜家。
你说开车是享受,其实是移动的幼儿园、宠物乐园、数码卖场。
谁还在乎动力和操控?
买车买的是一堆可选配件,仿佛全家出行必须带齐所有家当,不然对不起这高科技。
云辇-C智能阻尼控制系统,主动预瞄路况15米,精准调节悬架。
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开的是NASA月球车,随时准备登陆火星。
坑洼、减速带都能自动避开,现实中你还是得绕小区门口的井盖,毕竟智能再高,也躲不过人行道上的小摊贩。
辅助驾驶系统支持三百种泊车场景,安全兜底。
厂商承诺“全面兜底”,听着让人感动,实际上就是你撞了车他们陪你一起掉头发。
高铁站、机场、医院三大场景尊享泊车服务,免费帮你停车,专人送车到家。
买个新车,仿佛买了个司机加保姆套餐,车主都快不用自己动手,吃喝拉撒全包。
只要你敢买,他们敢包,至于买了有没有用,谁知道呢?
反正面子比实用重要。
安全方面重磅升级,TBC高速爆胎稳行系统,190km/h爆胎硬件毫秒级响应。
其实中国高速限速120,爆胎能开到190的只有交警叔叔和你家楼下的吹牛大爷。
系统能做到三向稳定控制,听着像飞机起飞,实际上大多数人一辈子都用不上这功能。
可厂商必须标配,反正你不用也得掏钱买,安全感比实用性值钱。
总结:买车吧,说白了就是买个故事,买个广告。
厂商会给你推送油耗OTA升级,百公里油耗再降0.05升。
你买了车,还得天天盼着厂家给你升级,仿佛买的是苹果手机。
尊享取送车服务,让你不用亲自到店,尊享泊车,专人服务,免费!
你买了车,厂商还送你一堆服务,等你用的时候发现小区门口的保安才是最靠谱的泊车员。
限时购车有万元减免,再加超级置换补贴,价格听着跟白菜一样亲民。
买车成了拼团抢购,厂商都快把汽车卖成馒头,谁抢到谁值。
五年前高端化是破冰之作,如今百万销量是价值标杆。
厂商说初心未改,其实改了,改成了“你买,我送,送到你怀疑人生”。
技术创新和用户需求双轮驱动,其实是广告和面子的双轮驱动。
用车生活美好,买车生活焦虑。
百万之上,初心如故,六大豪华升级,重新定义主流轿车价值新标杆。
买车买的是未来,开车开的是现实。
你信了广告,现实还在堵车。
买车吧,毕竟没人规定你必须有理由,理由本身就是个笑话。
要我说,这年头买车就是买个心理按摩仪,明明自己过得不咋地,非得靠一辆车疗愈生活。
你说这是不是荒诞?
荒诞就是你花了十几万买一堆配置,最后还得自己开车上班。
厂商给你造梦,你买车追梦,梦醒了才发现,车还在楼下晒太阳。
最后,祝大家买车愉快,堵车顺利,油耗降低,续航飞升,广告成真。
反正我们都在路上,谁跑得快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相信自己真的买对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