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还要“反人类”多久?新规即将实施,全面终结

你以为科技是护身符,没想到有时候反倒成了“鸡肋”。

新能源车这些年风风火火,各种新设计层出不穷,厂家把它们吹得天花乱坠。

电动车还要“反人类”多久?新规即将实施,全面终结-有驾

可一阵风过去,有些“创新”变成了车主心头的隐患,甚至威胁到了安全。

比如那玻璃天幕、触控大屏、隐藏式门把手,曾经是智能化的象征,现在却让人直呼“反人类”。

夏天玻璃天幕烤得脑门发烫,雨天触屏找除雾键跟解谜一样,门把手断电打不开,关键时刻谁也不想当“困兽”。

说到隐藏式门把手,这玩意儿刚出来时,特斯拉Model S还挺得意。

自动弹出,造型流畅,风阻系数降到0.24Cd,厂家说续航能多跑几公里。

可这风阻到底省了多少?

实际算下来才0.003Cd,顶多高速时能省下两个鸡蛋的空气阻力。

鸡蛋能做菜,省这点风阻真能救命?

碰撞断电的时候,车门打不开,车里人只能干着急。

电动车还要“反人类”多久?新规即将实施,全面终结-有驾

2025年3月那起小米SU7的事故,就是典型例子。

撞车断电,隐藏式门把手彻底罢工,车里人被困,后果不堪设想。

北京冬天零下十五度,门把手能冻成铁疙瘩,车主只能用热水浇,跟冬天里冻水管一样;有的门把手还夹伤手指,暴雨天传感器失灵,乘客在车外摸黑找门,活脱脱一场“盲盒体验”。

这些故障背后,是电控系统的高依赖。

传统机械门把手,不过是杠杆加弹簧,坏了还能硬掰。

电动门把手,电机、传感器、控制模块一大堆,碰撞断电就瘫痪。

浙江大学动力机械研究所副所长朱绍鹏说,侧面碰撞后,电子门把手弹出成功率只有67%,而机械门把手能高达98%。

维修成本也高得离谱,换一个隐藏式门把手要四千块,够买好几只正宗土鸡了。

玻璃天幕也是一把双刃剑。

电动车底盘电池组占空间,厂家干脆用一整块玻璃顶代替传统天窗,说能多偷回几厘米头部空间,组装还省钱。

电动车还要“反人类”多久?新规即将实施,全面终结-有驾

宣传里是“星空顶”,实际一到夏天就成了“桑拿房”。

特斯拉Model Y车主说,盛夏开车得用防晒衣盖脑袋,空调狂吹二十分钟还是感觉头顶烫得冒烟。

厂家说玻璃镀膜能隔紫外线,可红外线还是直通无阻。

2025年7月,南方多地气温冲上40℃,极氪007GT、智己LS6等车的天幕表面温度飙到60℃,可怜车内乘客像蒸包子。

厂家给的解决办法是,“买个遮阳帘自己装”,这就像买了全景房,结果天天拉窗帘,卖点成了笑话。

长期暴晒也加速了内饰的老化,车主抱怨一年新车的座椅看着像三年老旧,谁都不愿意花钱买个“速朽体验”。

说到大屏触控,新能源车一个个争着取消物理按键,都说是智能化升级。

特斯拉带头,把所有功能塞进中央大屏,后面车企跟风,连空调、除雾、转向灯都藏进菜单。

J.D. Power的数据摆在那,新车投诉里信息娱乐系统是头号“重灾区”。

电动车还要“反人类”多久?新规即将实施,全面终结-有驾

车主吐槽,调个空调得点好几下,雨天除雾,视线离开路面长达五秒,简直是“摸着屏幕开车”。

物理按键靠肌肉记忆,盲操得心应手;触屏非得眼睛盯着,增加了操作风险。

Model 3有车主高速上屏幕死机,空调和除雾全瘫痪,只能靠边重启,过程像“电脑蓝屏救急”。

奥迪A8空调面板放在中控台斜下方,操作时得俯身,姿势跟瑜伽有一拼;大众ID.4精简到只剩两个车窗按键,切来切去才能开后窗,用户直呼“开窗像拆盲盒”。

监管部门也不是吃素的,开始亮剑。

工信部2025年发布《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要求所有车门必须配机械释放功能,断电碰撞后也能徒手开门。

新规2027年生效,电动车设计牺牲安全的时代要收场了。

欧洲NCAP也跟上,2026年起新车没实体按键,安全评级五星没戏;美国交通安全管理局对特斯拉Model Y门把手启动了调查。

车企开始调整,比亚迪海豹06用回半隐藏机械门把手;小米SU7上了电动加机械双冗余方案;大众设计总监也表态“实体按键不会消失”。

新规落地还需时间,部分品牌2025年上市的新车还是全系隐藏式门把手,车主得等到2027年后才有希望彻底摆脱这些“高科技陷阱”。

电动车还要“反人类”多久?新规即将实施,全面终结-有驾

除了这三大争议设计,新能源车还有不少“暗藏玄机”。

半幅方向盘掉头时容易打滑,理想L9车主说“拧麻花还不如它”;电子外后视镜下雨天延迟,阿维塔12车主误判距离险些出事;单踏板模式改变肌肉记忆,换开油车时有车主把油门当刹车,转眼就“飞车”。

这些设计共同点,就是打着创新的旗号,削弱了安全冗余。

宝马集团安全副总裁Roberto Rossetti直言,车企有时候为了抢新技术,忽视了实际交通场景的人为因素。

比如“零重力座椅”,乘员半躺碰撞测试安全带容易滑脱,隐患不小,但之前并没有专门的安全标准。

科技本是双刃剑,创新如果不接地气,等于拿鸡毛当令箭。

新能源车的变革还在路上,不少设计还需时间检验。

至于那些“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细节,买车前可得多留个心眼,别让自己成了实验小白鼠。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