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代凯美瑞:让普惠价值回归

最近广汽丰田第九代凯美瑞上市的消息可是炸开了锅,17.18万的起售价直接击穿了合资B级车的价格防线。

这年头国产新能源车都在搞增程、玩智驾,传统燃油车压力山大,凯美瑞这一波操作到底是绝地反击还是无奈之举?

咱们今儿就掰开揉碎聊明白。

第九代凯美瑞:让普惠价值回归-有驾

先说最扎眼的定价策略。

老款2.5L燃油版直接消失,主推的2.0L双擎混动版起售价18万出头,比老款混动便宜了小两万。

这招属实狠辣——你国产车不是爱搞配置内卷吗?

我直接把价格门槛拉低到和你短兵相接的区间。

不过仔细看配置表,低配车型中控台还是硬塑料,8英寸车机屏幕怎么看都透着股寒酸劲儿。

要说精明,丰田这波属于“偷换概念”,用混动光环掩盖配置差异,毕竟现在消费者对新能源车型的价格敏感度更高。

第九代凯美瑞:让普惠价值回归-有驾

说到混动系统,第五代THS确实有真本事。

41%的热效率放在燃油车里就是学霸水平,实测城市油耗4.2L的成绩比老款燃油车省了25%油钱。

但咱们得清醒点,这油耗数据是在温和驾驶下取得的,要是赶上北京三环早高峰,频繁启停的拥堵路况,电机初段加速的优势确实比老款2.5L自吸更从容。

不过高速上超车时发动机介入的噪音,多少还是暴露了混动系统的底气不足。

跟本田i-MMD那种“以电驱为主”的激进策略比起来,凯美瑞双擎更像是个保守派,追求的是油电协同的稳定性而非驾驶激情。

智能化这块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第九代凯美瑞:让普惠价值回归-有驾

全系标配的TSS 3.0智驾系统能实现L2级辅助驾驶,AR-HUD抬头显示和流媒体后视镜顶配才有。

但车机系统还是老派作风,语音助手只能控制空调、车窗这些基础功能,方言识别经常闹笑话。

对比新势力们动不动就支持连续对话、可见即可说的车机,凯美瑞这套系统就像拿着翻盖手机面对全面屏,格格不入。

更让人着急的是OTA升级能力,丰田在软件迭代上的保守,不知道要让多少科技控摇头。

说到舒适性,凯美瑞倒是守住了传统优势。

双叉臂后悬架支撑性提升明显,过减速带时滤震效果堪比自家雷克萨斯。

第九代凯美瑞:让普惠价值回归-有驾

后排腿部空间加长后直接冲进同级前三,500L后备箱装婴儿车绰绰有余。

不过方向盘换挡拨片这种讨好年轻人的配置只在顶配出现,中低配连个座椅加热都要选装。

这种“抓大放小”的产品策略,活脱脱是中年大叔的购车审美——实用至上,花里胡哨的配置都是浮云。

现在合资车企集体患上“价格焦虑症”,大众帕萨特起价降到18万,本田雅阁混动版终端优惠2万,凯美瑞这波降价更像是被迫跟进。

但降价是把双刃剑,17万买凯美瑞的消费者,难免会拿它和15万级别的比亚迪汉DM-i对比。

论油耗,凯美瑞双擎确实更省油;但论配置,汉DM-i的DiLink车机系统能玩王者荣耀,座椅通风加热全系标配。

第九代凯美瑞:让普惠价值回归-有驾

这种对比下,凯美瑞的“降级配置+降价”策略还能奏效多久?

丰田章男前脚还在强调“电动车被过度炒作”,后脚就给凯美瑞塞上THS混动系统,这种保守与激进的矛盾体,恰恰反映了传统车企转型的尴尬。

看看隔壁大众,ID系列玩命堆电池搞纯电;再瞧瞧通用,奥特能平台直接上800V高压快充。

丰田还在玩油电混动的文字游戏,未免显得有点掉队。

不过从市场反馈看,凯美瑞双擎的保值率依然吊打同级新能源车,这或许就是丰田的金字招牌在发挥余热。

站在消费者角度,凯美瑞这波操作算是给合资B级车续了命。

第九代凯美瑞:让普惠价值回归-有驾

18万就能买到L2智驾+4.2L油耗的组合,确实比同价位国产车更省心。

但也要看到,当国产车都在卷激光雷达、800V快充的时候,凯美瑞还在用着上一代的智能座舱。

这种“降维打击”的策略短期内能守住份额,长期来看却可能被新能源浪潮拍在沙滩上。

说到底,凯美瑞的降价冲量更像是合资车企的“最后一搏”。

当国产新能源车开始蚕食合资燃油车的基本盘,传统车企不得不放下身段,用价格换市场。

但消费者也不是冤大头,真要掏20万买车,谁不想要更智能的车机、更激进的配置?

凯美瑞这波降价,究竟是绝处逢生还是饮鸩止渴,恐怕还得看接下来几个月的终端优惠力度。

各位看官老爷,要是您手握20万预算,会选凯美瑞双擎还是国产插混?

评论区咱们唠唠!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