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各位老铁!
我是你们的“用车社”,今天咱不聊那些虚头巴脑的,直接来点儿硬核的,跟您说点儿掏心窝子的话。
最近啊,不少朋友在后台给我留言,问我啥时候买车最划算,还有的说,这新能源车更新换代太快了,生怕买了就“割韭菜”。
行,这事儿我熟!
借着这股子“社会热点”的劲儿,咱就好好掰扯掰扯,为啥说,明年上半年,那简直就是想买车的“黄金周”!
您听我说,这可不是我瞎扯,有数据,有趋势,还有那实打实的车企动作,都指向一个信号:好日子,要来了!
先说这技术层面。
您想想,这两年新能源车最让人纠结的是啥?
无非就是续航里程和充电慢。
但您看现在,主流车企都在玩儿命push 800伏高压平台,有的甚至都开始上900V架构了,这玩意儿就跟给车子装了个“超级充电宝”似的,跑得远,回血快,以前那点儿续航焦虑、充电焦虑,那都是小问题了。
技术这东西,一旦成熟稳定了,那进步的幅度就会放缓,这时候上车,就意味着您买到的,是当下最成熟、最靠谱的技术。
再者,政策这块儿,那更是暖风阵阵。
国家层面,新能源购置税减免这政策,您别指望它说没就没,大概率是会延续。
地方上,您看各地都在出招儿,什么新能源号牌优先通行,充电补贴,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好处,给明年的车市打了一针强心剂,您说这不就是明摆着鼓励大家买车嘛!
当然了,对咱们老百姓来说,最关心的还是咱能摸得着、看得见的好处。
这三个点,您可得记住了:
第一,增程式,要爆发了!
今年吧,可以说是混动车的“普及年”,大家对混动概念越来越熟悉。
但明年,我跟您说,那绝对是增程式的“成熟年”。
为啥这么说?
您想想,增程式车,它有电驱动的丝滑和智能,开起来跟纯电车一样,但它又没有纯电车的续航里程焦虑。
这对于那些充电桩还没那么普及,或者家里没条件装充电桩的朋友来说,简直就是“救星”!
您看看现在,理想、问界这些品牌,早早就铺开了。
而且,人家还在不断升级迭代。
第二代增程式平台,那能耗和动力表现,那叫一个“脱胎换骨”。
更关键的是,价格!
价格!
价格!
这玩意儿,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往下掉。
我预计啊,明年上半年,15万到20万这个区间,会涌现出一大批性价比爆棚的增程式车型,配置够用,性能不差,这不香吗?
第二,价格战的“余烬”加上稳价走量。
今年年底,为了冲销量,不少车企那是卯足了劲儿在价格上“内卷”。
但到了明年上半年,这股疯狂劲儿会稍微缓一缓,车企会更倾向于“稳价走量”。
啥意思呢?
就是说,价格不会像现在这样跌得那么离谱,但优惠力度依然可观,而且,产品配置会更扎实,售后保障也会更到位。
尤其是在混动和增程式这个赛道上,您看看比亚迪、吉利、长安这些大厂,每年都会推出年度改款车型。
这些改款,可不是换个标儿那么简单,在智能座舱的体验、底盘的调校这些细节上,都有显著提升。
这时候买车,您踩“坑”的概率大大降低,选到的都是经过市场检验、不断优化的好车。
第三,二手车保值率要“翻身”了!
以前一说新能源车,很多人就愁着保值率低。
但现在不一样了。
新能源汽车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正在放缓,主力车型的生命周期明显延长。
尤其是增程式车型,它既有纯电的优势,又规避了里程焦虑,在二手车市场上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保值率自然水涨船高。
您要是这时候入手一款技术成熟的增程式车,那一年亏一半的尴尬,大概率是可以避免的。
当然了,凡事儿都有两面性。
虽然我这么说,但有两类车,您买的时候,还是得多个心眼儿。
第一类,就是那些迭代速度快得“飞起”的纯电车型。
除非您家里“不差钱”,或者用车需求特别紧急,否则真没必要赶那个“时髦”。
技术更新太快,您刚买没多久,可能就有新款出来,配置、性能都比您的车强一大截,那心里滋味儿可就不好受了。
第二类,就是那些“造车新势力”里,月销量持续不足一千辆的车型。
这我可不是“唱衰”谁,而是基于现实情况。
一个企业,如果连自家的月销量都上不去,那您想想,它的研发、服务、供应链,能有多稳定?
人家吹得再天花乱坠,您也得打个问号。
天知道啥时候,它就面临经营上的困境了。
总而言之,明年上半年,对于想买车的您来说,确实是个绝佳的“窗口期”。
技术成熟、政策给力、产品丰富,价格也相对友好。
您如果正有购车计划,不妨把这个时间点好好规划一下,说不定就能淘到一辆称心如意的好车,开启一段更美好的用车生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