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车营销”背后的双标与误导:汽车行业应回归技术竞争本质

最近国产车圈又炸锅了!

某自主品牌在新车发布会上直接“放大招”——把竞品车型拉到舞台中央现场拆解,一边拆一边“数落”对方用料差、安全漏洞多,反手又夸自家新车“钢筋铁骨”“业界良心”。

这波操作瞬间引发热议,有人拍手叫好说“终于敢正面硬刚”,更多人却直摇头:“拆的要是人家三年前的旧款,这不是玩双标?”

“车企撕逼跟菜市场大妈互扯头花有啥区别?”

其实这种“拆车营销”早就是行业潜规则。

去年某新势力品牌上市时,海报上直接对标特斯拉Model Y,用红色标注自家参数优势;更早前还有车企在发布会上用“田忌赛马”式对比,专挑竞品高配车型和自家低配款比价格,玩得一手好“碰瓷”。

“拆车营销”背后的双标与误导:汽车行业应回归技术竞争本质-有驾

就连手机圈也难逃此套路,当年国产手机发布会动不动就“吊打苹果”,如今车圈则言必称 “碾压特斯拉”“脚踩问界”。

营销可以野,底线不能丢。

车企竞争激烈能理解,但把竞品车当 “解剖标本”公开处刑,本质上和街头骂战没区别。

参考此前华为nova14首拆事件,普通人私自拆机面临20万天价罚款,而车企拆竞品却成了营销手段,这双重标准实在讽刺。

更扎心的是,拆的若是对方淘汰车型,或是刻意回避最新技术对比,这种 “选择性拆车”本质上就是误导消费者。

参数内卷正在杀死行业初心。

打开任意一款新能源车配置表,清一色的 “8155芯片+零重力座椅+激光雷达”, car企业80%的研发经费都花在 “人有我必须跟”的配置军备赛上。

“拆车营销”背后的双标与误导:汽车行业应回归技术竞争本质-有驾

就像腾势D9, 轴距怼到3110mm、二排配扶手屏、全系L2辅助驾驶,看似面面俱到, 实则陷入 “堆料陷阱”。

当所有 car 企业都在比谁冰箱彩电大沙发更花哨, 谁还记得真正的核心技术该往哪儿突破?

踩别人不会让自己更高大。

真正的高手从来不屑于 “拉踩”。

参考特斯拉Model Y 的拆車分析,人家敢把降本增效的路径摊开给全世界看;比亚迪被暴力拆車后反而因结构扎实圈粉。

反观某些 car 企业, 发布会成了 "竞品批斗会", 自家車卻不敢讓第三方公開拆解。

这种 "宽于律己, 严以待人" 的做派, 短期赚了流量, 长期砸的是行业口碑。

“拆车营销”背后的双标与误导:汽车行业应回归技术竞争本质-有驾

汽车行业需要的是技术较劲,不是口水较劲。

与其把精力花在捣毁别人的汽车上,不如学学腾势D9——用三排座椅实测1拳3指的头部空间说话,或者像比亚迪用真实结构赢得信任。

在消费者看来,他们真正在乎的不是什么发布会上的撕逼大战,而是真正靠谱且具性价比的产品。

如果你支持 car 企业通过 " 拆竞品" 来进行营销吗?

如果你手握30万,会选参数华丽的 " 碰瓷王", 还是技术低调且务实派呢?

评论区等你来掰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