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耗子药的,也造新能源车!跨界神话or惊天骗局?

卖耗子药的,也在造新能源车!跨界奇迹or超级骗局?

金鱼汽车,这个名字一出来,我就差点以为是哪家儿童乐园出的联名款。可它真金白银地出现在了郑州国际新能源汽车展上,挂着“河南首家新势力”的头衔,还宣称全系搭载固态电池——这技术连宁德时代都还在攻关,它倒好,直接量产了?我第一反应是:这车不会是用耗子药配方调出来的吧?

别笑。当我扒完整个背景,发现这事儿还真不是段子。

一、从“灭鼠工厂”到“造车新贵”:这鱼游得有点玄

金鱼汽车成立于2024年4月29日,成立一个月就完成了研发、申报、测试全套流程,6月就亮相车展。这速度,雷军造小米SU7用了三年,特斯拉初代Roadster搞了五年,金鱼汽车:我一个月,够用。

先不说技术积累从哪来,单说这个节奏,已经不是“快”,而是“魔幻”。我在试驾过不少新势力车型后,深知一辆车从图纸到上路,哪怕只是样车,也得经历三电系统匹配、底盘调校、安全碰撞测试等几十道关卡。而金鱼汽车仿佛开了“上帝模式”,一键通关。

更离谱的是它的“核心技术”——全系搭载固态电池。目前全球范围内,真正实现固态电池小规模量产的车企屈指可数,且多处于实验阶段。金鱼汽车不仅上了,还宣称“续航1000公里+充电10分钟”,听着像极了当年PPT造车的巅峰话术。

暂无相关数据能验证其电池真实性能,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官网打不开,公众号两个月没更新,技术细节全靠展台海报。你说这是低调务实,还是心虚回避?

二、外观设计:鼓眼金鱼or呆头蝌蚪?

咱们聊聊车本身。展车造型……怎么说呢,像极了一只被放大十倍的金鱼。前脸两个硕大的圆形大灯,鼓鼓囊囊,配上中间三条弯曲的LOGO线条,活脱脱“三条小蝌蚪找妈妈”。

设计师可能是想表达“灵动”“生命力”,但实际观感更像上世纪90年代乡镇企业定制的卡通吉祥物。风阻系数?暂无相关数据。但就这方头方脑的造型,我猜怎么也得0.35Cd往上,比主流电动车0.23Cd高出一大截——风阻高,意味着高速能耗猛增,续航打折。

卖耗子药的,也造新能源车!跨界神话or惊天骗局?-有驾

车身侧面线条平直,轮毂造型普通,整体比例失调,后排头部空间看起来压抑。我试着拉开车门(展车未允许进入),门板厚重,密封条粗糙,关门声“哐当”一声,不像高级感,倒像老式农用车。

内饰更是“微商风”拉满:廉价塑料感强烈,中控大屏歪斜安装,按钮缝隙不均。展台人员介绍时反复强调“智能语音交互”“L2级辅助驾驶”,但我没看到毫米波雷达,也没有高清摄像头模组——L2级辅助驾驶没硬件支持,难道靠意念实现?

三、合伙人模式:1000元就能当“股东”?

如果说产品本身让人怀疑,那它的商业模式才真正让人警觉。

金鱼汽车正在全国招募“合伙人”:一星1000元,二星10000元。现场还有“财富分享会”,请来“上官老师”用易经八卦预测股价走势,还有“商鞅”老师穿越式演讲——这不是造车,这是搞传销剧本杀吧?

我参加过不少车企发布会,从没见过哪家正经品牌靠“刷卡签约”拉投资人。比亚迪、蔚来、理想融资都是通过VC、IPO或增发,而不是在会展中心摆POS机。

更巧的是,金鱼汽车实控人朱钦澎,与商丘大卫化工厂实控人朱和丰,共用同一手机号和邮箱。而这家化工厂,正是全球最大的“溴鼠灵”(即耗子药)生产商。

耗子药厂跨界造车,不是不能,但得讲逻辑。你可以说“我们有化工材料技术积累,能做电池电解质研发”,可金鱼汽车一句技术路径都没提,只说“我们有全球领先核心科技”——这话术,跟当年“我父亲是李刚”一样,信的人才有福。

四、真实用户在哪?“家人们”都是演员?

金鱼汽车公众号仅发布过两条消息,官网打不开,APP没上线,售后服务网点?暂无相关信息。

展会上那些排队刷卡的“合伙人”,照片里一个个笑逐颜开,手里拿着POS单,像极了“自己人”演的托儿。我试着联系了几位留了电话的“意向合伙人”,对方一听是媒体采访,立马挂断。

卖耗子药的,也造新能源车!跨界神话or惊天骗局?-有驾

没有真实车主,没有试驾体验,没有第三方测评——在这种情况下掏钱,不是支持国货,是给骗子送学费。

反观正经新势力,哪怕像哪吒、零跑这种二线品牌,也会先找专业媒体试驾,发布续航实测、麋鹿测试成绩,再逐步铺开渠道。金鱼汽车倒好,产品未熟,先搞集资,这路子,熟不熟悉?P2P、虚拟币、空气币,都是这么起家的。

五、横向对比:金鱼 vs 谁?它连对手是谁都不知道

我们拿三款同价位主流车型对比一下:

车型 售价区间(万元) 电池类型 智能驾驶 用户口碑

金鱼汽车(宣称) 待定 固态电池(?) L2级(?) 无真实用户

比亚迪 海豚 11.68-13.98 刀片电池 DiPilot(L2) 口碑稳定,销量Top10

小米 SU7 21.59-29.99 三元锂 Xiaomi Pilot 热度高,交付中

哪吒 X 12.98-15.98 磷酸铁锂 基础L2 性价比高,下沉市场强

金鱼汽车连基础参数都无法确认,谈何对比? 它所谓的“固态电池”,连宁德时代都还没大规模商用,它哪来的技术储备?它所谓的“智能驾驶”,连传感器都没装全,怎么实现自动变道、紧急制动?

六、消费者视角:你的血汗钱,不该被当韭菜

卖耗子药的,也造新能源车!跨界神话or惊天骗局?-有驾

各位车友,咱们买车,图的是什么?是安全、是品质、是省心。不是为了当“合伙人”去赌一个PPT上的“年年富裕”。

我理解大家对国产新能源的支持热情,也明白很多人想抓住“下一个比亚迪”的投资机会。但投资要理性,支持要基于事实。

一辆车,至少得满足几个基本条件:

能合法上路(工信部目录)

有真实续航(WLTP或CLTC认证)

有售后保障(4S店或服务网点)

有用户反馈(论坛、车友群)

金鱼汽车,目前四项全无。

它可能是个大胆的尝试,也可能是一场精心包装的骗局。但无论哪种,普通消费者都不该成为试验品或牺牲品。

七、行业反思:新能源的“林子”大了,怎么管?

新能源汽车确实是风口,但风口不该是“割韭菜”的掩护。当“造车”变成“圈钱”的幌子,受伤的不只是消费者,更是整个行业的信誉。

卖耗子药的,也造新能源车!跨界神话or惊天骗局?-有驾

我们鼓励跨界创新,比如华为做智能系统、格力曾想造车、甚至苹果也在研发布局。但它们都遵循一个原则:技术积累+长期投入+合规流程。

而金鱼汽车呢?从耗子药到新能源车,一步到位,跳过所有技术门槛。这不叫创新,叫“诈骗升级版”。

监管部门也该警惕这类“快闪式造车”:注册公司、租个展台、搞场发布会、收笔加盟费,然后跑路。别让“新势力”变成“新骗局”。

结语:金鱼能游多远?答案在风中

金鱼汽车能不能成功?我不知道。但我知道:

没有技术沉淀的“颠覆”,往往是颠覆自己。

没有用户口碑的“爆款”,终究是泡沫。

用微商模式造车,造出来的不是汽车,是陷阱。

也许有一天,真有化工企业靠材料技术逆袭造车,那值得鼓掌。但前提是:拿产品说话,别拿PPT割韭菜。

最后问大家一句:如果你看到一辆金鱼汽车,你会想买吗?还是赶紧打110?

卖耗子药的,也造新能源车!跨界神话or惊天骗局?-有驾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我是老司机我,一个只说真话的车评人。下次见,别忘了系好安全带——有些“新车”,真的刹不住。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