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开放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通常可在一个月内完成,部分情况下最快3-7个工作日或当天获批。开放类运营合格证主要针对低风险场景(如适飞空域内的航拍、测绘、农业植保等),其申请流程以系统审核为主,人工干预较少,因此审核周期显著短于中高风险类别。若企业材料齐全且系统处理迅速,最快可在当天获批;常规情况下,审核周期为3-7个工作日,部分场景下可能延长至20个工作日,但整体仍可在一个月内完成。
申请开放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需准备以下材料:
企业资质证明:
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加盖公章),确保经营范围包含无人机相关业务。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加盖公章),明确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身份信息。
无犯罪记录声明(法定代表人及管理人员需提供),确保运营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股东、实际控制人及管理团队合规性声明文件(涉及外商投资时需提供),确保企业符合外资准入要求。
设备证明:
无人机购买/租赁合同或协议副本(需包含序列号、照片),作为设备来源的证明。
无人机实名登记编码(需在民航局“UTMISS系统”完成实名登记并粘贴标识码),这是申请运营合格证的基本硬件要求之一。
无人机适航证明或检测报告(7公斤以上机型需提供),以证明无人机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并通过检测。
至少两架无人机机身图及序列号图片,便于主管部门进行核查。
人员资质证明:
操控员CAAC执照复印件(如UTC/AOPA认证)及劳动合同,操控员需持有民航局认可的执照,且需与运营企业签署劳动合同。
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证书及劳动合同,安全管理人员需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
操控员培训记录(需通过民航局认可的培训课程),确保操控员具备必要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运营文件:
《安全运营手册》(含飞行操作、应急预案、电池管理等内容),需制定详细的无人机运营安全管理制度,并加盖公章。
运行风险评估报告(需民航局认可的第三方机构出具),对运营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加盖公章。
运营计划书(明确运营范围、时间、任务类型及飞行区域),便于主管部门了解企业的运营目标和计划。
保险证明:
第三者责任险保单(保额≥50万元,覆盖至少两架无人机),以覆盖运营风险,确保在发生意外时能够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其他材料:
场地使用证明(如适用,需提供原件及复印件),证明企业有固定的办公场所。
材料真实性承诺及无犯罪记录证明,所有材料需加盖公章,确保真实有效。
法人及对接人联系方式(包括电话号码及邮箱),以便主管部门与企业进行沟通和联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