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汽车企业:若早知中国会如此激烈,何必让荷兰夺走安世

最近在欧洲车圈里传得挺热的话,大概就是早知道的话,当初就别折腾那么久了。

欧洲汽车企业:若早知中国会如此激烈,何必让荷兰夺走安世-有驾

真是没想到,平日里牛气哄哄的大众、奔驰、宝马这些巨头,如今居然被一颗曾经他们根本不放在眼里的低端芯片压得死死的。

不懂地缘水有多深

这么多年来,欧洲的车企一直觉得供应链不过就是列个技术清单、走个物流流程,跟政治那些事儿还差得远呢。

欧洲汽车企业:若早知中国会如此激烈,何必让荷兰夺走安世-有驾

之前荷兰政府打算针对安世半导体动手,这些大公司居然都保持沉默,一个都没出来发表意见,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他们大概还在心里琢磨着:不过就是把安世换个欧洲的老板罢了,芯片的供应就照旧,不会变的,也许以后离自己更近,拿货还得心应手。

甚至有个车企的高管悄声跟荷兰人说别惹毛中国人,可这话说得轻飘飘的,就像蚊子叫一样,根本没人搭理。

欧洲汽车企业:若早知中国会如此激烈,何必让荷兰夺走安世-有驾

他们没搞懂,这根本不是荷兰那边的主意,背后站着的是美国,华盛顿不但施加压力,还明确要求安世一定得换掉中国的CEO。

欧洲的车厂竟然把这场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当成了普通的企业监管变动,真是搞得挺轻松的,好像毫无压力似的。

他们大概猜到中国会有点外交上的反应,不过,绝没料到反击会来的这么迅速、这么犀利。

欧洲汽车企业:若早知中国会如此激烈,何必让荷兰夺走安世-有驾

中国商务部长一接通荷兰经济大臣的电话就开始施压,紧接着便出手了:安世在中国厂子里生产的芯片,一颗都不许出口,全都得留在中国市场销售,而且交易得用人民币结算。

这一招一出,直戳欧洲汽车行业的要害。

瞧不上低端芯片结果被卡了命门

欧洲汽车企业:若早知中国会如此激烈,何必让荷兰夺走安世-有驾

欧洲那些车企,犯的第二个大毛病就是太沉不住气。

他们整天盯着CPU、AI芯片这些听着高端的玩意儿,怕自己在这些方面落后,可偏偏把安世做的功率半导体当成低端货,笑话似的。

可别轻视这些低端芯片,它可是汽车里的血管,从供电系统、发动机运行到刹车控制,没有它可别想搞定。

欧洲汽车企业:若早知中国会如此激烈,何必让荷兰夺走安世-有驾

就算你的车里装上再贵的智能座舱,配备再先进的自动驾驶系统,没有这颗芯片,也就成了一堆废铁,啥用都没有。

安世半导体这家公司,是被中国闻泰科技控股的荷兰企业,在功率半导体行业里可是个真正的隐形冠军,占据了全球接近20%的汽车芯片市场,低调又厉害。

大众、奔驰、宝马、博世这些欧洲的大牌车企,都是它的客户,早就跟他打得火热、离不开了。

欧洲汽车企业:若早知中国会如此激烈,何必让荷兰夺走安世-有驾

更让人担心的是,安世每年生产的差不多九百亿颗芯片,里面超过八成的产能都集中在中国的工厂里。

一旦中国采取反制措施,欧洲的汽车厂家就赶紧去检查自己手里的库存,结果一看,傻了眼:库存大都只能维持两到四周,根本撑不了多长时间。

奔驰内部的邮件里满是抱怨,现在的状况比2021年那场全球芯片危机还要严重得多。

欧洲汽车企业:若早知中国会如此激烈,何必让荷兰夺走安世-有驾

你想找个替代品?没那么简单啦!得重新规划芯片设计,进行验证测试,然后再调试到车型上,至少得花12到18个月的时间。

以前他们瞧不上毛细血管,可如今它变成了能在瞬间让他们窒息的要害。

想去风险结果把自己炸了

欧洲汽车企业:若早知中国会如此激烈,何必让荷兰夺走安世-有驾

最搞笑的是,第三个错误最初荷兰政府一出手,喊的那些口号还挺动听:保障核心技术的安全,保证供应链稳固。

欧洲的车企们其实都默许了这事儿,也算是在认可那套以规避风险为核心的说辞,估摸着心里暗暗希望能搭建一个更接近欧洲的供应链,这样才安心点。

欧洲汽车企业:若早知中国会如此激烈,何必让荷兰夺走安世-有驾

本想是为了减轻风险,没想到反倒引发了最大的问题,现在大众在沃尔夫斯堡的工厂差点停产,像高尔夫和途观这两条关键生产线要是真停了,每天的损失可能得上千万欧元,简直是在白白花钱。

奔驰的康林松这回真是急出去了,到处跑着找芯片,比起来说,沃尔沃倒是更实在,直接拿出了比利时工厂停工的应对方案,还公开呼吁用外交手段来解决这个麻烦事儿。

欧洲汽车企业:若早知中国会如此激烈,何必让荷兰夺走安世-有驾

原本的那场去风险的大戏,竟变成了自己找麻烦的笑话。

更让欧洲车企头疼的是,一边他们为几块芯片发愁得焦头烂额时,中国车企却在欧洲市场悄悄赚得盆满钵满。

比亚迪、奇瑞、上汽名爵这些品牌在欧洲卖得不错,销量涨得挺快,目前市场份额已经飙升到7.4%,反超了韩国的车企,充分展示出中国汽车在海外市场的强大实力。

欧洲汽车企业:若早知中国会如此激烈,何必让荷兰夺走安世-有驾

为了保障供应链安全,欧洲车企不得已暂停生产,正巧给了中国车企一个绝佳的机遇,腾出了一大块市场空间。

这样的操作,无异于让客户自己把机会交到别人手里,实在是大错特错。这么搞出来的损失,简直到了极点,令人扼腕叹惋。

现如今看来,这次安世芯片的风波,不仅仅是个地缘政治的小插曲,更像是欧洲汽车产业一次彻头彻尾的认知崩溃。

欧洲汽车企业:若早知中国会如此激烈,何必让荷兰夺走安世-有驾

它用最难堪的方式提醒大家:在今天这个全球紧密相连的时代,任何孤注一掷、凭空猜测的安全措施,都可能变成自己引爆的导火线。

结语

未来汽车的角逐,不仅仅是技术和市场谁强谁弱,更关乎于对新兴全球规则的理解和灵活应对,这才是真正的较量。

欧洲汽车企业:若早知中国会如此激烈,何必让荷兰夺走安世-有驾

俗话说,命运赐予的东西,都在无形中暗藏价格,表面上看似免费的赠予,其实背后或许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代价,提醒我们在心怀感激的同时,也要谨慎考虑。

如今欧洲汽车行业面临的这个高昂价格,真是太让人难以承受了。要是不早点醒悟,未来的日子只会越来越艰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