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工信部公布了新一批准备上市的新车名单,每次看这个名单都跟开盲盒一样,总有几款车能让人眼前一亮,引起大家的热烈讨论。
以前啊,咱们总觉得那些国外的合资品牌在新车方面有点跟不上趟,尤其是在新能源车这块,好像总是慢半拍。
咱们自己的国产品牌,像比亚迪、理想、蔚来这些,新车出得又快又好,把市场搅得天翻地覆。
很多人都觉得,合资车的好日子是不是到头了?
但看了这次的名单,我得说,千万别小看了这些“老将”,他们好像是睡醒了,而且一出手就拿出了真东西,准备好好打一场翻身仗了。
咱们先聊聊福特烈马,这车在很多人心里,就是那种纯粹的美式硬派越野车,方方正正,马力十足,开在路上回头率特别高。
但它也有个问题,就是油耗,在咱们国内这个油价和城市路况下,真要天天开着它上下班,那钱包可真受不了。
所以很多人喜欢它的样子,但真要买的时候又会犹豫。
福特这次显然是听到了大家心里的声音,他们想了个绝妙的办法。
这次申报的国产烈马,除了纯电动版本,居然还推出了增程版。
这一下就把问题给解决了。
你想想,平时在城里开,就用电,跟开个电动车没区别,安安静静的,用车成本也低。
等到周末或者节假日,想去远点的地方自驾游,或者去野地里撒个欢,车里的那个1.5T发动机就派上用场了,它不直接驱动车轮,而是像个“随身充电宝”一样发电,让你一点续航焦虑都没有。
这不就是咱们的理想汽车最擅长的那一套嘛,“城市用电,长途用油”,把两种出行的好处都占了。
福特这一下,可以说是把咱们中国消费者的需求研究得透透的,直接把咱们国产品牌成功的经验学了过来。
而且,它不光是动力系统变了,外观细节也更懂咱们了。
比如那个黑色的中网上,“BRONCO”这几个字母能发光,车顶上还加了激光雷达,这说明它在智能驾驶辅助方面也下了大功夫,要跟咱们的新势力品牌掰掰手腕。
车身尺寸也加长了,车长超过5米,轴距接近3米,这空间对于家庭用户来说,绝对是够用了。
可以说,这台烈马已经不是原来那个只知道傻跑的美国硬汉了,它变成了一个既有面子又有里子,既能玩又能过日子的“全能选手”。
再来看看别克,这个品牌在中国人心里的分量一直不轻,以前是商务、稳重的代表。
但在现在这个追求新潮和科技的时代,光靠“稳重”可不行。
于是,别克拿出了一款全新的中大型SUV,叫至境L7。
这台车一出来,目标就非常明确,就是要跟现在市场上卖得火热的理想L系列车型抢市场。
你看它的尺寸,车长超过5米,轴距也达到了3米,是个标准的大块头,家用商用都很有气派。
更关键的是,它也采用了增程动力系统,用一台1.5T发动机来发电,驱动电机的最大功率有252千瓦,动力肯定是非常充沛的。
这基本上就是照着理想L7、L8的模子来的。
但别克不只是简单地模仿,它还拿出了自己的“杀手锏”。
这台车也配备了激光雷达,而且它的智能驾驶方案是跟国内顶尖的Momenta公司合作的,用的是最新的飞轮大模型。
这说明通用汽车非常清楚,在智能驾驶这个未来的主战场上,必须跟中国最优秀的技术公司合作,才能有竞争力。
现在,所有人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这台至境L7到底会卖多少钱?
这一定价,可以说直接决定了它的命运。
如果它还像以前的合资车那样,定一个高高在上的价格,那大家可能就会觉得,有这个钱我为什么不直接买理想呢?
但如果它能放低姿态,定一个非常有诚意的价格,比如跟理想的主力车型差不多,甚至更低一点,那凭借别克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品牌口碑、遍布全国的销售服务网络,它绝对有实力从理想手里抢走一大批客户。
这一步棋,对别克来说至关重要,是它在新能源时代能不能重新站稳脚跟的关键。
最后说说smart,这个牌子以前就是小巧、可爱的代名词,是很多女孩子喜欢的城市代步小车。
但自从吉利汽车入股之后,smart也开始变了。
这次申报的smart精灵#5,已经完全不是我们印象中的那个小不点了,它变成了一台车长4米7、轴距2米9的中型SUV。
它最大的变化是,第一次推出了插电混动版。
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smart也想明白了,只靠纯电动和可爱,市场还是太小了。
现在有了插电混动版,它既能充电当电动车开,也能加油跑长途,综合续航里程估计能超过1000公里。
这样一来,它的目标客户就不再只是那些追求个性的年轻人了,而是能满足更多普通家庭的日常使用和长途出行需求。
这套插电混动系统,很有可能就是用了吉利自家的雷神混动技术。
这也再次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国外的汽车品牌,要想在中国市场继续发展下去,就必须更深入地和中国本土的技术、供应链合作。
无论是福特学的增程,还是别克用的智能驾驶方案,背后都有咱们中国技术的身影。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市场换技术”了,而是咱们中国汽车工业整体实力强大起来的最好证明。
当然,丰田这次也申报了新款的锋兰达和卡罗拉锐放,主要就是改了改前脸的样子,动力还是那套用了很久的2.0L自然吸气发动机。
虽然这两款车本身很可靠、很省油,但在大家都拼命往电动化、智能化方向跑的时候,丰田这种不紧不慢的节奏,就显得有些保守了。
当对手们都在拼命学习新技能的时候,如果还固守着自己原来的那一套,还能不能跟得上时代,这确实是个需要打个问号的事情。
总的来看,这些合资品牌是真的开始发力了,它们不再是简单地把国外的车拿过来卖,而是真正开始研究中国消费者喜欢什么,需要什么,甚至开始学习和使用咱们国产品牌验证过的成功技术和路线,这让未来的汽车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也更加好看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