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们,奥迪这阵子的“跳楼价”操作,我真差点以为自己穿越到某拼多多的砍价群。去4S店转一圈,本来还以为自己是陪朋友看车,没想到销售掏心掏肺、加油打气,差点感动到现场按手印:“老板,30万A6L随你开,20出头A4L直接牵走,12万上A3,闭眼都是赚!”那劲头,恨不得直接把车钥匙递过来,说一句:“求你买吧!”
一查才明白,这可不是作秀。这是真正的血雨腥风。A3原价25万,如今12万勉强糊口;A4L从30多万掉到20万出头;A6L更惨,50万的身价,如今28万就能抱回家。Q5L的价格也腰斩,连老车主都要怀疑人生。一个朋友去年还拿着50万的预算去提Q5,结果不过一年,别人刚花一半就拿了同款新车。这下,所谓“奥迪老板”直接变成了“奥迪韭菜”,老买家看着新车价犹如看着前任发了财,只剩心里一阵发凉。
为什么奥迪突然不要脸面成这样?别以为人家情怀还是情怀,卖不出去的库存才是最铁的现实。销量暴跌,直接“背刺”所有经销商,喝西北风不叫事儿,饿肚子才要命。刚才去翻了下数据,今年上半年奥迪全球销量跌了12%,中国区也缩水了10.9%。要知道,中国可是奥迪的奶牛,奶断了,剩下只能喝西北风。A6L还能撑门面,靠8.4万台撑半边天,否则奥迪的尊严连四环都嫌多余。
第二条命案现场,是新能源冲击。以前豪华油车是身份象征,如今电动化大潮下,“圈圈”被蔚来、极氪、特斯拉轮番吊打。30万预算,消费者根本不再犹豫,转身买了智能电车。奥迪没高阶智驾,也没大屏“科技感”,买它图啥?除了那四个圈,剩下只有历史回忆和叹息。有销售连声喊冤:“咱连高科技都喊不出来,还不如直接转行送外卖!”奥迪的“专业、进取、创新”,到了现在成了车主心里的“忽悠、割韭、补破洞”。广告词有变,看着都觉得扎心。
第三杀手锏是库存爆仓。你以为降价全是厂家血亏?其实经销商比厂家更想哭。业内朋友偷偷告诉我:车库的A4L、Q5L快堆成山,厂商下指标,不卖就等着吞下上百万亏损。前脚销售出车,后脚自己贴钱,月月亏上百万。卖吧,心疼钱;不卖吧,厂商要封门。经销商成了骑墙派,只能咬牙赌一把。
那这场降价闹剧,到底谁亏谁赚?答案残酷。最亏的,是“奥迪铁粉”老车主们。上月刚落地的A3、A4L,如今二手价砍成渣,开出去光环全无。一位老哥寒心控诉:“半年前的情怀,现在成了赔本买卖,一顿操作猛如虎,回头一看是韭菜!”同样的钱,现在哪怕捡漏重新买一辆,还能多养一只小猫闲逛。
最爽的,是现在准备出手的新买家。别的不提,A6L从50万跳水到28万,这22万差价,够你再提一辆国产SUV回家孝敬丈母娘。抄底机会转瞬即逝,退一步也是稳赚不赔。
再说经销商,不敢大喜,也无处诉苦。前有厂家强压,后有消费低迷,也许下个月咋整都成谜。最难的,其实还是奥迪自己。外看风光,内忧外患。人家倒不是没想法,眼看新能源要革命,奥迪也开始亮家底:2025年要推五款新车,还和华为玩上了智能驾驶,誓要逆风翻盘。年内更要新开40家店,大有越打越“勇”的意思。你说像不像那种,一家人刚搬出去,转头又带着亲戚浩浩荡荡回来,气势依旧。
选车这事,最后还是留给你命题作文。如果你手里30万预算,你会怎么安排?现价A6L、特斯拉Model 3、比亚迪汉、问界M7任你挑,是抄底一把当“逆袭车主”,还是等等未来新势力?毕竟,买车这事,向来没有标准答案。今天韭菜,明天厂商下场收割——新旧之间,不过一念之差。
选谁,手心手背都是肉,只看你敢不敢把握这次行业地震给你的机会。不下手,你以为你错过了羡慕,其实你错过的,可能只是之后更大的惊吓。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