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M9上市一年狂卖20万辆,连续15个月霸榜50万以上豪华车销量冠军——这事儿要是放在五年前,谁信?
可它真就发生了。我上个月在重庆试驾了这台被称作“机甲兽”的问界M9,一脚电门下去,后背被稳稳按在座椅上,抬头一看,车内居然没开音乐,但耳畔却传来细微的模拟声浪——不是那种夸张的“轰轰轰”,而是像一台精密仪器在低语。那一刻我突然明白:BBA的城墙,不是被谁一拳打塌的,是被一群懂中国用户、敢拼技术、会讲故事的中国车企,一砖一瓦地拆掉的。
一、比亚迪汉:第一道裂缝,从“价格”开始
要说谁是第一个捅破BBA防线的,比亚迪汉当之无愧。
2020年,当它以21.98万起杀进B+级市场时,BBA还在靠“品牌溢价”躺着赚钱。奔驰均价46万,宝马40万,奥迪31万,展厅里连个促销海报都少见。而比亚迪汉呢?直接对标宝马5系,价格却只有人家一半。
我在深圳试驾过汉EV,风阻系数0.233Cd,比很多跑车还低。开起来不像一台行政轿车,倒像一头被驯服的猎豹——动力输出顺得像丝绸,刹车点线性得让你敢在雨天一脚踩到底。关键是,它用的是自家刀片电池,成本比同行低30%(来源:黑猫说车),这意味着它能在保持20%毛利率的同时,把价格打下来。
结果呢?不到五年,汉家族交付破百万辆,成为中国中高端轿车首个达成此成就的车型。更狠的是,它抢走了超30%的B+级新能源市场份额。当奥迪A6L被迫降价10万求生时,比亚迪已经用“技术+规模”双拳出击,把BBA的第一道防线凿出了裂缝。
二、理想L系列:第二记重锤,砸向“家庭需求”
BBA的传统豪华,是真皮、实木、操控感。可理想汽车问了一句扎心的话:孩子在后排哭闹时,你还关心方向盘指向精准吗?
我有个朋友,原来开奔驰GLC,去年换了理想L7。他跟我说:“以前接送孩子,老婆总抱怨后排挤、空调冷热不均。现在?冰箱里冻着酸奶,彩电放着动画片,大沙发一躺,俩娃路上睡得比家里还香。”
这不是段子,是真实用户反馈。理想L7单月销量超2.5万辆,比宝马X3和奔驰GLC加起来还多(来源:黑猫说车)。更让BBA头皮发麻的是:68%的理想车主,之前开的正是BBA。
这说明什么?豪华的定义变了。不再是“驾驶者之车”,而是“全家人的移动起居室”。你看2025款宝马X3,轴距加长、后排座椅调得更倾斜——这不是巧合,是被逼着“中国化”。
理想没拼性能,也没搞炫酷科技,它就抓住一点:让家人舒服,就是最大的豪华。这一招,比任何广告都狠。
三、问界M9:第三记杀招,直击“技术豪华”命门
如果说比亚迪撕了价格口子,理想打了情感牌,那问界M9,就是直接冲进BBA最骄傲的“技术高地”——智能驾驶与科技体验。
我试驾的这台M9,搭载的是华为ADS高阶智驾系统。最让我震惊的是它的城区NOA(导航辅助驾驶)——不依赖高精地图,也能在重庆这种魔幻8D城市里自动变道、避让行人、识别红绿灯。
有次我在晚高峰堵在黄花园大桥,系统自动识别前车缓慢,提前变道绕行,全程我没动方向盘。副驾的同事惊呼:“这比我老公开得还稳!”
而BBA呢?奥迪宣传L3自动驾驶好几年了,落地了吗?没有。宝马的L2+辅助驾驶,在复杂路况下还是得你随时接管。这种技术体验的代差,让消费者开始怀疑:花50万买一台“传统豪华”,到底值不值?
结果?问界M9首月订单破1.5万,一年交付超20万辆,稳坐50万以上豪车销冠(来源:黑猫说车)。德国总部的高管,怕是真得熬夜开会了。
四、横向对比:谁才是“最大功臣”?
我们来拉三台车对比一下:
维度 比亚迪汉 理想L7 问界M9
核心优势 性价比+三电技术 家庭舒适性 智能驾驶+科技体验
用户画像 首购中产 有孩家庭 科技尝鲜+高净值人群
对BBA冲击点 价格防线 豪华定义 技术权威
毛利率 约20% 暂无相关数据 暂无相关数据
典型用户反馈 “开起来像德系” “老婆孩子都说好” “像在开未来飞船”
你看,比亚迪是“破壁者”,用性价比撕开口子;理想是“重塑者”,重新定义了豪华;问界是“终结者”,在BBA最擅长的技术领域实现了反超。
所以,谁才是干掉BBA的最大功臣?不是某一个品牌,而是一场接力赛。
比亚迪先动手,理想接棒,问界最后一击。就像三把刀:第一把砍价格,第二把砍需求,第三把直接砍向品牌信仰。
五、背后是谁在撑腰?
我们不能只看到台前的光鲜。真正撑起这场逆袭的,是千千万万在实验室、在产线、在测试场里不眠不休的工程师。
是他们,让刀片电池实现了高安全与低成本;是他们,把冰箱、彩电、大沙发集成进一辆车而不显臃肿;是他们,让城区NOA在中国复杂路况下真正可用。
我在比亚迪的电池实验室待过一天,看到工程师为了一毫秒的响应延迟反复调试。那一刻我懂了:中国车能站上高端,靠的不是运气,是实打实的投入和死磕。
六、未来会怎样?
BBA不会消失,但必须改变。你看宝马开始加长轴距,奔驰推纯电EQ系列,奥迪搞智能化转型——它们也在学。
但问题是:消费者已经不再盲目崇拜“德系”标签了。他们更关心:“这车能不能让我少踩一脚刹车?”“后排能不能让孩子睡个好觉?”“充电是不是比加油还方便?”
新能源时代,豪华的评判标准彻底重构。技术、体验、场景,比“品牌历史”更重要。
所以,我常跟身边朋友说:买车别光看车标。问问自己:你到底需要什么?是驾驶乐趣,还是全家舒适?是品牌光环,还是科技便利?
理性消费,不是不买贵的,而是买对的。
互动时间
各位车友,你们怎么看?
如果你预算50万,会选问界M9、理想L9,还是宝马X5?
你觉得BBA还有翻盘机会吗?如果有,突破口在哪?
老铁们,你们开过这些车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真实体验!
我也会挑几个问题认真回复。顺便说个花絮:试驾M9那天,我误触了语音助手,它居然用四川话回了我一句“莫慌,导航已经帮你绕开堵点咯”——这本土化,绝了。
总结一下:
比亚迪汉用价格和技术撕开了BBA的第一道防线;
理想L系列用“冰箱彩电大沙发”重新定义了家庭豪华;
问界M9则用华为赋能的智能驾驶,在高端市场实现了技术反超。
它们不是单打独斗的英雄,而是一支配合默契的战队。BBA的统治,不是被一个人干掉的,是被整个中国智能电动车生态推翻的。
下一个问题留给你们:五年后,豪华车市场的王者会是谁?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