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混车快撑不住了?销量大幅下滑、价格拦腰砍,厂商自己都放弃了

五年前谁要说油电混动不行,怕是要被喷不懂车。 现在呢? 打开销量榜一看:油混车份额掉到只剩13%,连增程车都卖得比它好! 热门车型狂降三四万没人买,连雅阁都砍掉了油混版本。 你当年捧得多高,现在就摔得多狠。

油混车快撑不住了?销量大幅下滑、价格拦腰砍,厂商自己都放弃了-有驾

油电混动曾经是车市香饽饽,通勤省油、不用充电、技术靠谱,开过的人都夸一句“省心”。 本田的混动家族一年能卖出二十多万台,丰田放话要把混动卖到全国三成市场。 那时候买个混动凯美瑞,掏二十多万眼皮都不眨一下。 油混车,稳得很。

2024年刚过的数据,捅破了这层窗户纸。 插电混动一年卖了514万辆,在混动圈子里成了绝对老大。 再看油混车,份额被挤到只剩可怜巴巴的13%,连后来冒出来的增程混动都比它能打。 榜单上插混名字密密麻麻,油混早就被甩得看不见影。

光数字惨不算,价格崩得更狠,2021年那会儿,凯美瑞双擎起售价贴着22万,开出去还挺有面子。 如今新款双擎,厂家指导价降到17.98万。 别以为这就是底,你去4S店问问,现金优惠三、四万都谈得下来。 等于裸车价干到十四万多,对折砍。

油混车快撑不住了?销量大幅下滑、价格拦腰砍,厂商自己都放弃了-有驾

荣放RAV4混动、锋兰达混动这些昔日丰田王牌,打折照样卖不动。 以前加价排队买,现在销售追着求你看车。扎心的是本田,十代雅阁混动版卖得咬牙硬挺,新款十一代雅阁索性把油混版砍了,不玩了。 厂家比谁都清楚,这玩意儿卖不动,硬撑就是亏钱。

有人立马跳出来喊冤:“还不是政策偏心! 都给插混和电车绿牌、免购置税、不限行! ”听起来很合理? 我们细算算。 插混的补贴早缩水了,免购置税顶天帮你省一万出头。 再看看油混车自己:终端降价都砍到三万、四万起步了。 政策省的小钱,在降价大潮面前不值一提。

真正搞限行限牌的城市就那几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加起来也就占全国卖车量的一成。 九成地方的车主该开开,绿牌特权根本影响不到大局。 把锅甩给政策? 油混车这波下坠,纯粹是自己被市场淘汰了。

油混车快撑不住了?销量大幅下滑、价格拦腰砍,厂商自己都放弃了-有驾

油混车引以为傲的“省油”,在插混面前变成笑话。 现在主流插混车,城市里基本当电车开。 家充谷电一公里五六分钱,一百公里花不到六块钱,够喝半杯奶茶。 油混呢? 再省也得烧油,百公里4、5升油跑不掉,按油价算每公里4到5毛。 同样是通勤,开油混一年比插混至少多掏一两千块油钱。

就算插混没电了当油车开,照样吊打油混。 人家能把最低油耗压到百公里2.9升,比亚迪DM5.0、吉利雷神混动都这水平。 油混车技术多少年没大升级,跑高速稳当点都要五六升油。 拼油耗?被插混干趴下。

性能差距更没法看,插混车起步就是电机发力,推背感随叫随到。 比亚迪秦L零百加速七秒多,长安启源A07六秒多,十几万的电车加速干翻三十万的油车早就不是新闻。

油混车快撑不住了?销量大幅下滑、价格拦腰砍,厂商自己都放弃了-有驾

油混车起步还得发动机吭哧吭哧发力,动力肉得和普通油车差不多。 一脚电门下去,人家窜出去了,你还得等转速起来。

现在买车谁不看智能配置? 座椅通风加热、L2辅助驾驶、远程空调启动、智能大屏,插混车上统统安排。 激光雷达、城市导航辅助驾驶这些高阶配置,油混车想都不敢想的。 同样是二十万预算,买插混能拿到满配科技,油混只有最基础的驾驶功能。

归根结底,油混车现在成了“四不象”:说省钱吧,被插混碾压;说性能吧,根本跑不过;说配置吧,土得掉渣;说体验吧,既没电车的顺滑也没油车的纯粹。 当初的“全能王”,如今只剩下“哪样都不行”的尴尬标签。

油混车快撑不住了?销量大幅下滑、价格拦腰砍,厂商自己都放弃了-有驾

插混车已经堵死了油混的活路,技术上新出的插混车个个续航突破两千公里,纯电能跑两百多公里。 通勤根本不用油,跑长途也不用找桩。 混动的“没焦虑”光环,插混焊在自己头上。 再加上更低的成本、更强的动力、更炫的配置,消费者用钱包投票,油混车凉透,真的只是时间问题。

#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