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万买辆十年老的奥迪A8L,听上去是不是跟捡漏一样?这事儿真能让人心动。以前咱们看的A8L都是豪车里数得着的,领导座驾,老板首选,灯一亮气场两米八。可现在,十三万,照着买个国产新车的钱,能拿下当年的“大奔兄弟”,这到底是赚了还是亏了?
我说句实在话,很多人都有个豪车梦,觉得开这样的车,拉风有面子,多少带点虚荣心。站在马路边,看着A8L哐当开过,谁不想有一天也这么潇洒一下?就像咱们小时候想骑摩托,后来想开宝马,都是那点劲头。可当这梦真的能靠十三万能实现,你会冲着这便宜心里痒痒,但你真能笑到最后吗?这里面的门道儿可多了。
先问问自己——你为什么想买A8L?真是为了体验性能、享受品质生活,还是就图那个“豪车”身份地位?十三万,你确实能圆一次豪车梦,但后面这梦还真不怎么省心。想想A8L这车,3.0T机械增压发动机,quattro四驱,8速自动变速箱,随便单拎出来一个,零件、工时都比一般车贵。它原本面对的大客户,也不是那种按斤算油钱的人。
更别说它跑了二十万公里,过户两次,这数据一摆在那儿,假如没点心理预期,真的不适合碰。你说吧,十年前的奥迪,高科技什么夜视辅助、空气悬挂、智能中控,那会儿确实厉害,可现在能不能都还正常用,真不好说。车龄一到,各种传感器、线路,天知道啥时候抽风。维修一次几千甚至上万很正常,就看啥毛病。零件你还不一定能买到,原厂件贵,副厂件心里又犯嘀咕。你还得考虑油耗,3.0T的大机头,不飙到15个油都算你很省着开。一年下来光油、保险、保养,没个三四万块钱,都说不过去。
其实很多人买二手豪华车,哎,都是因为“便宜”。你觉得这台十年前的新车卖二三十万,现在十一二万,掉价“太狠了,我是不是捡到宝了”。背后的道理其实很简单,不是车厂亏钱,也不是原车主傻,而是这车到了某个年头以后,成本的天平就越来越偏向“入坑”。老话说得对,买豪车简单,养豪车难。大毛病也许不会天天遇到,但是小毛病绝对会接二连三找你“唠嗑”。
还有人觉得:“十年机器,二十万公里,德国工艺,没问题!”可你得清楚,A8L原本是给有钱人用的,开个三五年高强度用完,甩去二手市场是常规操作,加上过户次数多、使用环境变差,那些复杂的电气、底盘、气囊,包括发动机积碳、变速箱阀体这种大件,都危险。你很难保证每一任主人都细心养护,更别说有些小问题二手车贩一时装一装,你根本难发现。
再说说“保值”这事儿。很多人觉得花十三万买二手A8L,已经到底了,今后保值率高。其实错了,这种老豪车贬值很快,再用几年,能值几个钱?到时候你想转手,不是没人要,就是得再降价。市场主流始终是新车和车龄不长的准新二手,像十年老A8L,愿意养它的人,真没几个,再豪的牌子都失宠。A8L开到十五、十六年,一万块钱恐怕都懒得收。
那有人说,“我就想买回来体验体验,反正失去的不多”。可以的,但别指望这车省心也省钱,最好有点心理储备:“买A8L是‘摆设+体验’,不是刚需通勤利器。”你要真想省钱,市区通勤,还不如十几万弄个新的经济型轿车,省心省油保养便宜,还有保障。要面子还真要靠自己的底气。要体验,一次性消费、偶尔开开,别打算天天当家用主力。
有时候真心不如租辆豪华车,了了自己那点情怀。你看朋友圈里当天A8L、明天新7系,都是租的,体验一把不留后遗症。要真喜欢老车,有情怀愿意为它买单,有经验有资源,也能搞,不过大部分人只是被价格蒙蔽,并没考虑到这些车背后的各种未知。其实二手豪华车市场这么多年了,爬出来的“老司机”都知道,捡漏是极少数,大部分坑还是给普通人准备的。
说到维护,你可别指望花一两千做个基础保养就完事。像这种老A8L,防冻液、变速箱油、刹车片、轮胎、气门室盖垫圈,都是高频消耗。“十几万买车,一两年整下来倒贴了几十万去修,这种事别以为离自己远。”零部件的价格和工时费一样,动辄上千,不像国产车随便换、随便修。养这种车得有点“看破红尘”的心境,出点毛病能笑口常开,要不然你得天天生气。
最后我想说,其实现在大家有钱了,对生活品质要求高,二手豪华车市场突然“热闹”起来很正常。但市场结构变了,信息都在,但真假难辨,一不小心买来个泡水的、火烧的、事故回炉的,一年修两次,心情都没了。想捡漏可以,有经验,有老司机朋友帮忙,能搞通维修渠道,甚至点头脑能分辨真伪,是可以玩一玩。你如果只是看着标志就嘴馋,懒得做作业,那真的,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
总结一句吧,十三万买A8L,就是一场“买梦”的游戏。你要懂得养梦,同时也得承认梦醒后车还在那儿,也许变成了你生活的“负担”。如果你已经想明白了这所有的“坑”,确定是为体验为乐趣,也不在乎修车花的冤枉钱,那就冲。不过生活是自己的,别拿买车来证明什么,理智、清醒、务实,总比头脑发热牛一时更踏实。买之前多问几个为什么,少点跟风,多点自知,这笔账才不会糊涂。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