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今年的新能源市场,卷得都快把地球卷出一个坑来。25万想买个像样的大SUV?别说,搁几年前,没个土豪梦还真不敢合计。可现在,风向标一转,连大厂都开始悄咪咪地秀下限。问界新M7这款“青春版M8”直接站C位,三米级长轴距、空气悬挂、激光雷达……一肚子黑科技,却把价格打到了30万以下。这不是“割韭菜”,这是放牧了。你问我这车值不值?实话实说,以前工薪家庭把玩豪车当梦,现在就像张信哲唱的,爱就一个字,买不买你说了算。坐稳了,今天我们就仔细扒扒问界新M7怎么在中高端新能源SUV这摊水里扔下了这么大块石头。
中大型新能源SUV市场原本是“神仙打架,凡人旁观”。主流玩家无非是两个套路一边是新势力们玩的“丐版高价”,基础配置紧巴巴,售价却当金条卖;另一边是老牌油车翻身想装“电车新贵”,就为那一声“轴距大、车壳厚”,可动力和智驾还是挤牙膏。要是你是有点追求的消费者,这种局面能不窝心吗?偏偏问界新M7不走寻常路,直接拿M8那张豪横脸来个降维打击,还低价甩进市场。网友们都说,全家桶营销玩出了新高度,问界直接玩起了“全家捅”。理想家族之前不是靠L8青春版圈粉吗?问界这次,也学精了,一把抓住工薪刚需的“既要、又要、还要”梦想。好家伙,原本三排“宠物专座”的戏份,这回真能塞下1.8米壮汉,两米哥们都能舒展下腿毛,这谁受得了?
具体说说配置,空悬、激光雷达、HUAWEI SOUND、AR-HUD样样上桌,简直是新能源三件套加全家福。你要说顶配价格贵,我直接把M9那阵鲲鹏脸儿给你搬过来。论气场,除了看见保时捷卡宴,都不用虚。全车装满黑科技,连空气悬挂都下放到了主流版本,往常50万才能体验的高阶感,这回中产之家都能尝尝味道。激光雷达缩水成单核?先别上火,蔚来ET5当初也勇敢砍掉头顶“犄角”带来的审美焦虑,销量上窜的速度都追不上高铁。问界那颗单核雷达也不掉队,关键城区智能驾驶,哪有多少人真敢“智驾”?再一琢磨,第三排现在空间刚刚好,比那个“宠物专座”强多了。用户图啥?还不是图个大气便捷,脸上有光,屁股下舒服嘛。
你看这波“青春版大哥脸”操作,比理想的L7、L8、L9那一串一模一样的“套娃工厂”,还会打造流量密码。AR-HUD、HUAWEI SOUND一个都不减,所见即所得,BBA“阉割”那一套在问界门口都不好意思摆摊。车顶别再搞出个肿瘤一样的雷达,就是救了那些强迫症的命。第三排不是打发宠物了,是真能装下大块头老公、丈母娘两口子,六人幸福团建,秒变“移动奶茶铺”。
但你别以为一切都热火朝天,这场看似热火朝天的市场秀,其实背地里涌动的水比海沟还深。最先“破防”的是现款M7的老车主,娜一纸“板凳票”直拍脑门,分分钟感觉自己买早了、买贵了。“轴距短”成了前代M7的心病,这下直接加长到3米,老用户心里那个堵,简直给问界送了个“年度翻新活靶子”。再看看车企们的骚操作,小鹏G6砍掉智驾芯片,明面儿上是降本增效,背地里不少老用户也是一口老血憋在嗓子眼儿。
其实品牌套路早都家常便饭。车机芯片是不是麒麟9610A还悬着,要真玩出个“期货”芯片版,便宜买了车,后续升级咱“等等党”没准又有新活儿。网上这么一忽悠,三个月后产能爬坡,品控掉链子那可是分分钟的事。就连刺激人神经的打孔真皮座椅都让人提心吊胆,别哪天一扒拉,跟隔壁理想一样来个“仿皮翻车”。一时间,用户都“恐慌式观望”,等子弹飞一飞,生怕又进了车圈的“圈套”。
大家的心态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只不过刚需用户对新产品的那点热情,很快就能被一系列后续大坑给浇灭。这种表面上的配置升级,其实后面藏着一堆“看不见的门槛”。三好学生装多了,怕就怕哪天成绩单一出,分数全让新班主任给抹了。
就在大家气定神闲等着下一次降价的时候,新能源市场突然迎来一记“王炸”——卷!没个底线!问界新M7“贴脸降维打击”,直接打脸中高端SUV“卖得贵还吝啬配置”的老活法。回头一传统油车厂还在以为“中大型=高溢价=豪华门槛”,砸锅卖铁建“大壳”当卖点。问界这一通操作,下放的空悬、激光雷达、智能HUD全家福,硬生生把高端感拉低到工薪用户可及的地步。这还没完,下半年蔚来的乐道、小鹏的MONA、比亚迪的宋L都在虎视眈眈。新能源车圈的“配置焦虑症”炸毛得连小米造车都忍不住下场——芯片、智驾、空间、价格,每一项都得卷出翔才罢休,大厂们轮流坐庄,老百姓只好围观谁家剧本更新鲜。
这时候,问界的新M7反手一记“大小通杀”既扒掉高端车的“皇帝新衣”,让你们看看所谓豪车也就那点事;又摸准了用户“买大便宜”心理,把“买B级送A+”的路数玩出花儿。新能源市场的门槛正在变矮,“加量又加价”的老思路被狠狠拍在沙滩上。什么智驾算力缩水、芯片阉割,到了真正拼场时,用户最看重的反倒是那点“用起来舒服”,“组团一家老小拉出去都不窝火”。
问界这一波好比东北大热炕上的“盆菜”——啥都有,量大味正。别看表面互卷,真正击穿市场底线的,还是“用工薪的钱买豪车的壳”。车企老牌大厂还在讲“技术门槛”,“高端自信”,用户一转身就把票子扔给新势力小将,这不是打脸是啥?问界M7这一击,活生生撕开了中高端SUV市场的遮羞布。以后谁还敢随便标高价,还真不好意思接下一单。
不过这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配置内卷,背后深坑一个接一个。虽然问界M7高举“全家捅”大旗,把气场推高到天花板,但随之而来的品质焦虑、服务痛点、技术后门也在慢慢显现。回头看上一代新势力车型刚上市时不也红极一时?烧油换电、智驾唬人、外观炸眼,可产能一起来,小毛病、小Bug、售后难题就都冒了出来。问界现款M7车主的“神伤”就是前车之鉴,买早了亏钱,买迟了还担心最新一轮“降价潮”,一步步逼出用户的“心理汉堡”吃一口怕辣,吞下怕冷,咬咬牙还不舍得放下嘴。
更何况,各家品牌的内斗越来越像“手机圈升级”今年发布芯片智能座舱,明年“OTA”天天催你更新数据,但谁保证明年的M7不再出个更变态加长版?看似一步到位,实际上用户永远追在“最新、最卷、最省钱”的路上疯跑。再碰上产业链上一茬未了又一茬,各家产能爬坡的子弹乱飞,买车的都活成了“等等党”。有网友吐槽“这配置眼花缭乱,三个月一出新版本,谁还敢闭眼买单?”想想去年某品牌OTA,更新到一半硬盘炸了用户手册都成悬疑小说,谁还敢轻易折腾?
就这,还有后墙不倒的各种“边角料”问题打孔真皮能不能保证真皮身份?空气悬挂保养是不是动辄上万?芯片升级会不会一不小心掉入“期货陷阱”?哪一样不是车圈里那些老司机提心吊胆的“黑话”?
问界M7带头把风向盘一拨,助推了“内卷到底”的行业大戏,但市场复杂得跟东北的六月天,说翻脸就翻脸。最后的买单还是工薪老百姓,真好比打麻将,谁都不想成“炮灰”,但总有人会因为一手好牌变成“最后的孤独”。
掰着手指头算,问界新M7咱不否认真整了“两把刷子”——配置拉满、价钱杀底,新势力学的老气横秋,老油车厂看着都直冒冷汗。按这路数走下去,别说,满大街都可能迎来一波“鲲鹏脸”大潮。但老铁们仔细咱们既要性价比,也要车圈信仰,一不小心踩进产能、品控、新老款切换的深坑,还是得多点清醒少点跟风。反正车企们一边卷配置,一边卷价格,最终抢的是谁的钱?还不是咱兜里的钢蹦儿。按这个趋势,未来“买车”怕是要练就一身“等、看、砍、比”的十八般武艺。
顺便夸一句问界你这套全家桶打法,实用省事,快把用户宠坏了。以后谁再敢玩高价低配的老把戏,估计半夜都得被问界的“鲲鹏脸”吓出一身冷汗吧。
各位车友你们说说,这问界新M7是“配置内卷卷出天际”的行业良心,还是“青春版豪车的新一代收割机”?有理的讲,咱工薪用户想买个大气实用中大型SUV,现在是超级机会,还是等着下一个更狠的全家桶横空出世?你是要“买新不买旧”,还是永远做观望的“等等党”?中高端定价规则,是等“全家桶大战”彻底洗牌,还是哪一天咱家门口那辆问界,连自己都分不清是三十万还是五十万,请你们来掰掰这理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