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你说现在这车企,卷起来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前两天跟发小儿侃大山,他刚弄了辆瑞虎8L,跟我嘚瑟说啥声控御座,一句话就能给你捯饬成“御姐躺”。听着挺唬人,但细寻思,这玩意儿真能挠到痒处?抑或只是厂子为了博眼球,攒出来的噱头?
这事儿,细抠起来,着实有点意思。
一方面,你不能不认,科技更迭的确让日子更舒坦了。比方说,三伏天,你热得臭汗淋漓地猫进车里,一句“你好,小虎,敞开纳凉模式”,座榻立马给你鼓风,这赶脚,着实不赖。而且,对于一些身手不便的角儿来说,声控也的确能带来方便。
但另一方面,幺蛾子也来了。这声控,真靠谱吗?你想哈,在鼎沸的环境下,它能听懂你的号令吗?乡音浓重一点,它会不会直接撂挑子?而且,一旦车机耍脾气,或者讯号掉链子,这“伶俐”座榻,岂不成了累赘?
我那发小儿就跟我埋汰过,有回他赶杠,想用语音扒拉座榻,结果车机半天没动静,急得他差点没炸庙。末了还是手动掰扯的,你说这伶俐了个啥?
更深一层品咂,车企何以这般热衷于捯饬这些“伶俐”把戏?说穿了,还是为了抢地盘。现在车市这般内卷,你不弄点新花样,主顾凭啥瞅你一眼?所以,五花八门的智舱、自动驾驶,就层见叠出。
但癥结是,这些“伶俐”把戏,真真切切地纾解了用户的痛点吗?抑或只是厂子自个儿一厢情愿的臆想?
与坊间认知相左,很多主顾其实更看重座驾的皮实、安生,而不是那些花里胡哨的玩意儿。归根结底,车是用来遛的,不是用来耍的。
当我们习惯性地将原因归结为技艺精进时,是否忽略了厂家的逐利本性?
而且,这些“伶俐”把戏,也带来了新的安危隐患。你想哈,倘若车机被黑客攻陷,那你的座榻、车窗、乃至引擎,都可能被隔空拿捏。这可不是说着玩的。
仅这一个数字,就足以佐证问题的严峻性:近年来,汽车网络安危事件呈上扬之势,造成的折损也日渐庞大。
当然,我不是说“伶俐”不好。科技跃迁是必然走向,咱们不能因噎废食。但紧要的是,咱们不能为了“伶俐”而“伶俐”,而是要真正从用户的角度切入,开创出实用、安生、靠谱的把戏。
就像现在流行的“营地模式”,如果能把座榻撂倒,变成一张舒坦的床铺,那确实能拔高用户的体验。但如果只是简单地加几个声控把戏,那可能就只是个鸡肋。
归根结底,座驾的本真还是代步工具。安生、靠谱才是重中之重。那些花里胡哨的玩意儿,只能算是画龙点睛。
话回正题,瑞虎8L的声控切换座榻模式,也许在某些语境下确实能带来方便。但它真的能更弦易辙我们的驾驶体验吗?
或许,它只是厂子为了在白热化的市场搏杀中,给自己贴上的一个“伶俐”标签而已。而咱们主顾,在面对这些琳琅满目的“伶俐”把戏时,更需保持一份冷静和审慎。毕竟,适宜自己的,才是王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