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乘龙卡车连续第四天回应关于“理想i8对撞卡车测试”的争议。
前三天的海报内容如下:
技术实力彰显
今天是第四天,乘龙卡车又发了新海报,上面写着“龙的脊梁,无惧挑战”。不过这次并不是靠情怀来吸引关注,下面的小字解释说:“乘龙卡车的车架是用6300吨压力机,把750高强钢一次冲压成型,因此被称为‘龙的脊梁’。”
也就是说,“龙的脊梁”是对乘龙卡车技术实力的一种认可,而不是单纯为了做海报而用的词。
乘龙卡车态度强硬
乘龙卡车态度强硬。
“安全不是空话,而是每趟路上的保障”这种说法比较温和。
“活着才能谈理想”这话就带了火药味。
“底线不能碰,亮剑胜过争执”这样的说法,让人联想到乘龙可能回应理想汽车高管的对撞测试直播邀请。但到现在还没回应。
我觉得乘龙没必要做这种测试,因为测试环境太理想,没考虑真实路况、碰撞角度、载重和离地高度这些实际因素。
理想i8碰撞现象解析
作为一个汽车爱好者,我来用更简单、直接的话说一个可能让网友惊讶的小知识:
两辆车正面相撞的时候,理想i8居然有可能把一辆乘龙卡车“顶”得四轮离地。听起来好像很厉害,但其实这并不能说明什么。
原因很简单:理想i8的车头比较低,不像一般的SUV那样高大,反而有点像MPV的样子。而卡车的底盘比较高,所以当它们正面撞上时,i8的车头可能会“钻”进卡车下面,造成一种“滑铲”的效果。看起来像是i8把卡车顶起来了,但实际上只是碰撞角度和车身结构造成的视觉效果,跟性能没太大关系。
理想i8碰撞测试分析
我是一个汽车爱好者,想就理想i8的碰撞测试说点看法。
这次测试中,只提到了“相对速度”,但没有给出理想i8和乘龙卡车各自的实际车速。这样一来,就无法准确算出两者的动量,也就难以判断碰撞的真实情况。
不过,已知理想i8的整备质量是2.6吨。如果按一般理解的相对速度来估算,它的动量大约是25万焦耳。而从下方斜向上撞击卡车,让卡车四轮离地,所需能量大概只有3.92万焦耳。从理论上讲,这种情况是有可能发生的。
但这只是基于现有信息的一种推测,并不代表测试结果有问题。目前最需要的是中国汽研公开更多测试数据,这样才能更准确地分析和验证实际情况。
乘龙卡车无需复刻测试
我觉得乘龙卡车不需要做复刻测试,原因很简单,主要是因为两辆车的车头高度差别比较明显。如果模拟空车对撞,或者按最大载重量装满货物进行对撞,不管两车速度是否相同,结果可能会像图片里显示的那样。
测试意义何在
如果复刻测试的结果是,卡车撞上乘用车后,不仅把小车的驾驶舱压变形,自己还因为骑在小车上失去平衡翻倒,那这个测试到底有什么用?可能只会引发更多争论。但这种情况确实有可能发生。
不过,撇开争议不谈,现实中重卡满载时和乘用车对撞,结果往往是乘用车被撞得粉碎,几乎报废。这种情况下,测试的意义就显得很有限了。
所以,这样的测试其实没有必要再做了,争议也应该就此停止。当然,这需要双方达成一致才能实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