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新巨头崛起,低调超越比亚迪,80国热销震撼全球

最近,可能很多人都在网上看到过类似这样的标题,说中国汽车市场又冒出来一个新巨头,不声不响地就把风头正劲的比亚迪给超了,车子还卖到了全世界八十多个国家。

看到这,估计不少人心里都会犯嘀咕,现在国内新能源车市场,比亚迪可以说是独占鳌头,谁有这么大本事,能“闷声”干这么大的事?

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夸张了?

中国汽车新巨头崛起,低调超越比亚迪,80国热销震撼全球-有驾

其实,这事儿还真不是空穴来风,只不过咱们得把话说清楚,它到底是在哪个方面实现了超越。

这背后,藏着的是一家我们非常熟悉的老牌车企,正在进行的一场深刻的自我变革,主角就是那个一直被大家称为“理工男”的奇瑞汽车。

说起奇瑞,很多人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当年的QQ小车,或者是一些关于它质量的老段子。

但如果我们还用老眼光看它,那可就真的跟不上时代了。

这个“理工男”虽然平时不太爱咋呼,但做起事来是实打实的。

标题里提到的“超越比亚迪”,主要指的是在汽车出口这个领域。

在这件事上,奇瑞绝对是国内的“老大哥”,它已经连续二十一年稳坐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量的头把交椅。

就拿2023年来说,奇瑞集团总共向海外出口了超过93万辆汽车,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呢?

平均下来,每天都有超过两千五百台奇瑞车从港口出发,运往世界各地。

比亚迪的新能源车在海外虽然势头很猛,增长很快,但在出口的总量和全球市场的布局广度上,奇瑞多年的深耕细作还是让它暂时领先一步。

当然,光是出口厉害还不足以让人如此关注。

真正让业界震动,也是这次新闻焦点的,是奇瑞在国内市场憋的一个大招。

它进行了一次非常彻底的内部组织架构调整,这可不是小打小闹地换个部门名称,而是像重新组建一支大军团,准备在中国这个竞争已经白热化的汽车市场里,真刀真枪地杀出一条血路。

以前的奇瑞,给人的感觉就像一个什么都卖的大超市。

从几万块的代步小车,到十几万的家用轿车和SUV,再到尝试冲击更高端市场的车型,全都挂着奇瑞的牌子。

这样做的好处是产品线全,但坏处也很明显,就是品牌形象不够清晰。

想买好车的人,觉得你不够高级;想买实惠车的人,又觉得你不够专注,消费者在选择的时候很容易感到困惑。

现在,奇瑞下定决心要改变这个局面。

中国汽车新巨头崛起,低调超越比亚迪,80国热销震撼全球-有驾

它把自己的产品线和品牌,像切蛋糕一样,清晰地分成了四大块,每一块都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市场和作战任务,这就是所谓的“四大战区”战略。

首先,是星途品牌。

这个品牌是奇瑞的“尖刀部队”,任务就是向上突破,专门去攻打20万到50万元的高端市场。

过去,国产品牌想卖到20万以上都很难,但星途就是要告诉所有人,奇瑞也能造出无论在设计、用料、科技感还是驾驶体验上,都能和合资甚至豪华品牌掰手腕的好车。

这是奇瑞提升品牌形象、赚取更高利润的关键一步。

其次,是新成立的风云序列。

这个名字对于老车迷来说很有情怀,是奇瑞早期的功勋车型。

现在,奇瑞让它“复活”,并赋予了全新的使命——全面发力新能源。

风云序列将专注于高性能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车型。

这等于是在新能源这个主战场上,奇瑞派出了自己的王牌主力。

面对比亚迪的DM-i技术,吉利的雷神混动,奇瑞用风云序列来正面迎战,就是要告诉市场,别以为我这个“理工男”只会玩发动机,我的电车和混动技术同样顶尖。

再者,是瑞虎和艾瑞泽系列。

这是奇瑞的“根据地”,是它最稳固的基本盘。

瑞虎系列的SUV和艾瑞泽系列的轿车,常年都是销量榜上的常客,为奇瑞贡献了大量的销量和利润。

在这次调整中,奇瑞明确表示要守好这块10到15万元的燃油车核心市场,甚至喊出了要成为“中国燃油车第一品牌”的口号。

这份底气,来源于它在发动机技术上几十年的深厚积累,这可以说是奇瑞的看家本领。

有了这个稳固的后方,才能源源不断地为星途冲高和风云搞新能源提供“弹药”。

最后,还有像捷途和iCAR这样的品牌。

中国汽车新巨头崛起,低调超越比亚迪,80国热销震撼全球-有驾

它们更像是“特种部队”,捷途主打“旅行+”的细分市场,专门为那些喜欢自驾游、注重生活品质的家庭服务,已经成长为一个年销量几十万辆的成功品牌。

而iCAR则更年轻化,面向追求个性和潮流的年轻人,主打酷炫的电动小车。

这种多品牌、差异化的打法,让奇瑞能够精准地覆盖到更多不同需求的消费者,避免了内部产品线左右互搏的内耗。

光有好的战略规划还不够,打仗还得有先进的武器。

奇瑞的“军火库”,就是它在几年前发布的“瑶光2025”技术战略。

这可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五年投入上千亿真金白银的研发计划。

这笔巨款主要就花在了新能源和智能网联这两大未来方向上。

奇瑞为此建立了三百多个实验室,招募了两万多名技术研发人员。

这位“理工男”不仅自己埋头钻研,还积极地和华为这样的科技巨头,以及清华大学等顶尖高校合作,把最新的技术成果快速应用到自己的产品上。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星途上的高端底盘技术、风云的超级混动系统,背后都是这个庞大研发体系的支撑。

这个技术平台就像一个共享的技术资源库,四大品牌虽然各自为战,但核心技术都可以共享,既保证了技术水平,又提高了效率。

从实际效果来看,奇瑞的这番变革已经初见成效。

2023年全年,奇瑞集团的销量历史性地突破了188万辆,同比增长超过50%,这个增速在整个行业里都非常亮眼。

进入2024年,势头依然强劲,已经连续数月集团销量突破20万辆。

这说明,市场和消费者对于奇瑞的新面貌是认可的。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现在的中国汽车市场竞争实在是太激烈了,尤其是在新能源领域,各大厂商都在拼技术、拼价格、拼服务。

奇瑞的这次重组,让它的战略变得前所未有地清晰,战斗力也得到了整合。

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最终的成败,还是要看它后续推出的新产品,比如风云系列的新车,能否在市场上真正打动消费者。

毕竟,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懂车,也越来越挑剔,光靠调整架构和喊口号是不够的,最终还是要靠实实在在的产品力来说话。

但无论如何,看到一家老牌的中国车企能够有如此的魄力和决心进行自我革命,积极拥抱变化,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我们肯定和期待的事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