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召回116887辆SU7标准版电动汽车,L2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存在安全隐患,车主可免费远程软件升级保障行车安全

我在写字的时候,正好路边那辆新款SU7静静停着,车灯透着点点反光。前几天跟一个修理工聊天,他说:

这车的高压包,像个密封的罐头,里面一旦出点问题,麻烦就大了。

他这话听着一阵沉重,我心里莫名觉得,电动车的稳真的没那么简单。

按官方说法,这次召回的范围有116887辆车(估算:样本足够是个大体量,不能不重视),也就是说,几乎达到一个区县的规模。这用在心理学角度讲,影响很大。

小米汽车召回116887辆SU7标准版电动汽车,L2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存在安全隐患,车主可免费远程软件升级保障行车安全-有驾

我体感它们的售后系统不像传统燃油车那么成熟,毕竟电池的问题,一旦爆发,修起来是真麻烦,修不好就得换新,成本高得惊人。有人说:

电池那事,真是悬着一根绣花针,万一出了意外,可就天翻地覆。

比起同价位的特斯拉,我觉得你真能感觉到区别。特斯拉高速领航有些更智能、更逆天,它的识别反应快,能提前磨合出一套套路来应对复杂路况。而Xiaomi的L2高速还是比较年轻,有时候遇到极端特殊场景的识别会变得僵硬。

我刚才翻了下我那个旧笔记,上面写着:

来,这车在高速上的表现,差距其实微妙。(这段先按下不表)觉得Xiaomi在软件调优上可能还在追赶,毕竟研发团队经验不如特斯拉积累那么深。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什么是极端特殊场景?

小米汽车召回116887辆SU7标准版电动汽车,L2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存在安全隐患,车主可免费远程软件升级保障行车安全-有驾

可能就是突然闯出来的动物、突然变道的卡车,或者天阴云密,灯光变化很大,L2辅助的识别就容易出错。

我估算:在非常规场景下,识别错误率估算3%-6%(体感/样本有限),而普通情况可能只有0.5%。

曾经一个朋友说:修理工告诉我,很多人其实根本不明白辅助驾驶的盲点在哪。

难怪车厂愿意花那么大力气做软件升级,毕竟硬件难以再升级了。我心里总在想,靠OTA修补漏洞,真能解决根本问题吗?

这就像用补丁缝补一块破洞的布,虽然能撑一阵,但那布的本质没变。

我刚才还特意查了一下:

平均每次远程升级不到十分钟,车主基本能感觉到车子变得更‘聪明’。(估算,因车主使用惯不同)

小米汽车召回116887辆SU7标准版电动汽车,L2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存在安全隐患,车主可免费远程软件升级保障行车安全-有驾

这让我想到,那些车主对软件升级的耐心,也许就像等待快递到家的期待一样——充满希望,也夹杂点疑虑。

中间有个细节,我忽然发现:那天我去看车,店里销售说这车的配置已经很到位了,不会像以前那样硬件落后。

我问她:那软件能不能一直比硬件更灵活?像手机一样?她笑:技术都在软件里,硬件用久了照片都不变,软件更新能拉长价值。

多么熟悉的套路,但我觉得这也反映出,厂商其实在硬件和软件间的博弈中,逐渐变得更倾向于软件。

你觉得,车载辅驾驶到底能做到何种程度?

我反反复复问自己:我们还能指望它们永远不出错吗?或者说,我们是不是太信任这些智能了?

小米汽车召回116887辆SU7标准版电动汽车,L2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存在安全隐患,车主可免费远程软件升级保障行车安全-有驾

回头想想,现在不就是个大拼场,各家都在抢占用户心中的智能辅助驾驶位置。

但谁知道这一切能撑多久?毕竟,很多隐形的危险藏在里面,像这次召回一样——没有跳出来之前,我们都还看不清。

(这段先按下不表)

说个我观察到的小细节。有次逛展会,看过一辆车,灯光切换那一刻,助手在后台小声告诉我:这车的系统调试花了不少时间。

我没细想过的猜测:或许豪车那么多,都是在直播场景下调教出来的。而普通品牌(比如这次的Xiaomi),则是靠投放市场后再逐渐优化的。

我就在想,未来的汽车:到底还是人和机器的合作,还是某种人机协同新常态?

小米汽车召回116887辆SU7标准版电动汽车,L2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存在安全隐患,车主可免费远程软件升级保障行车安全-有驾

或者,我们逐渐成为对车的观众甚至配角?

这就像日常开车走的路,尤其是阴雨天那种模糊不清的小细节,最能考验一个自动驾驶系统的真本领。

可触摸到的感觉,就是那点不确定的边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