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月过去了,国产车企的供应商付款账期仍未达标!

6月初,汽车行业响应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号召,纷纷调整供应商付款账期到统一要求的60天以内,4个月过去了,现在执行情况如何呢,我们看看都达标了没有,差距还有多少。

行业调研发现,国内主机厂普遍难达2个月账期要求,也就是高质量发展要求的60天付款账期,个别的目前甚至还是长达2.5年;目前的付款方式仍以票据为主,现金占比低,整体付款的爽快程度不够理想,特别是国内品牌,从车企的分类看他们的到账周期优劣情况为,外资和合资企业优于央国企,央国企优于新势力和传统民企,说明新品牌和民企还是资金比较紧张,不能很好的履行付款账期缩短。

海外车企和合资车企,能够在6个月以内付款的分别达到86%和77%,属于供应商友好型车企;国有车企,造车新势力,分别达到58%和50%,也就是说6个月内付款,也是一半的概率,可见情况并不好;而民营传统车企,6个月内付款情况最低,只有33%,也就是说很多时候付款是超过半年以上的,这严重影响了行业健康循环发展,高质量发展。

具体到品牌,这四个月以来,到款账期改良表现比较好的品牌为,上汽通用、北汽新能源、广汽、理想和长城,这几个是优秀的付款积极代表,其中理想汽车是新势力和民企当中少有的供应商口碑较好的品牌,他们积极响应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国家号召。当然并不是说其他车企没有积极响应,只是他们资金能力影响了改良时效。

而从国家要求的60天到款账期要求来看,国内品牌是没有达标的,都超过了60天,他们大部分集中在了3个月到8个月之间,这说明距离国家要求的60天目标,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那些超过8个月付款周期,一年以上甚至两年以上的品牌,很可能面临资金紧张,被行业淘汰的风险。

4个月过去了,国产车企的供应商付款账期仍未达标!-有驾
图片

再看车企的付款方式,主要以现金和票据混合付款为主,现金付款为主的还是海外车企,其次是合资车企;而国企和造车新势力现金付款就是辅助了;而传统民营车企的现金支付比例几乎为零,也就是说几乎都是票据,这对供应商来说并不是好事,较大影响了零部件供应商的现金流动情况。

从车企的付款账期表现,和车企的现金支付比例表现来看,海外车企和合资长期表现较好,其次是国央企及新势力,最后是民营传统车企。这个表现结构,也体现了这些品牌的现金储备和现金流充沛情况,这对于供应商合作,甚至年轻人找工作都是一个很好的参考指导。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