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星途启动LOGO百万共创,四组异构灵感谁更胜一筹

奇瑞星途汽车启动品牌LOGO百万共创计划,四组异构灵感哪个更漂亮?

看到“百万奖金征集LOGO设计”这消息时,我差点把嘴里的咖啡喷出来——一个汽车品牌真金白银砸一百万,请普通用户来设计LOGO?这操作在国产车企里头一回见。

这事就发生在7月13日,星途汽车官宣启动“共创星未来”品牌LOGO百万共创计划。关键词很诗意:“构图有迹,创意为骨,只为注入敢超越的灵魂。”听上去不像卖车,倒像搞艺术运动。但别误会,这不是一场营销噱头那么简单。它背后藏着星途这几年一直没彻底解决的问题:品牌辨识度不够,用户对LOGO认同感弱。

我翻遍了官方发布的四组基础设计概念图,说实话,第一眼没觉得哪组惊艳到非选不可。但越看越有意思——这四组图不叫“设计方案”,而叫“四段前行坐标”,官方文案还强调“异构灵感”。什么意思?不是让你照猫画虎,而是希望从这些碎片化的视觉语言中,提炼出属于星途未来的灵魂符号。

四组设计,四种性格

先不说美丑,咱们拆开来看每组的“性格”。

第一组:几何切割风。

大量使用锐角三角形、直线切割,整体呈对称放射状。视觉冲击强,科技感扑面而来。有点像把星际战舰的引擎口抽象化了。这种风格在新能源概念车上常见,比如某些超跑LOGO就喜欢用尖锐线条表达速度感。但问题也明显——太冷了,缺乏温度。 车是给人开的,不是给外星人看的。日常街头挂着这么个“战斗符号”,会不会让人下意识觉得这车脾气暴?

奇瑞星途启动LOGO百万共创,四组异构灵感谁更胜一筹-有驾

第二组:流动光轨型。

这个最有意思,线条像光在空间里划过的轨迹,带点莫比乌斯环的味道,首尾相接,寓意“无限前行”。动态感十足,像是从高速摄影中抓取的一帧光影。我盯着看了两分钟,居然有点晕——不是设计差,是它太“动”了。静态LOGO做出动态效果,是本事。但如果放在车头,低速行驶时能看清吗?洗车时镀铬部分积灰怎么办?这些细节,设计师得考虑。

第三组:极简双环结构。

两个嵌套的椭圆,中间夹着一条细线,整体非常克制。有点像德系豪华品牌的极简路线,追求“少即是多”。优点是耐看、稳重、国际化。缺点呢?太安全了,甚至有点无聊。 放在一堆国产新势力LOGO里,容易被淹没。你记住蔚来、理想、小鹏的标志,但你能立刻画出凯迪拉克或者雷克萨斯吗?极简≠高级,关键看有没有记忆点。

第四组:星轨矩阵式。

这是我个人最倾向的一组。由多个小点组成一条向上倾斜的弧线,像夜空中的星轨,也像粒子加速器里的轨迹。构图简洁但不简单,既有宇宙探索的意境,又暗合“星途”之名。辨识度高,留白多,适合延展。 想象一下,晚上打开车灯,LOGO点亮,那条星轨缓缓浮现——有仪式感,也有科技温度。

为什么是“共创”?

很多人说:“车企自己雇设计师不就行了?干嘛搞全民投票?”

问得好。

奇瑞星途启动LOGO百万共创,四组异构灵感谁更胜一筹-有驾

我试驾过不少新车,发现一个现象:设计师眼里的“高级感”,和老百姓心里的“好看”常常错位。

比如某款车内饰用了大量钢琴烤漆面板,设计师说“提升豪华氛围”,结果车主抱怨“指纹收集器,三天不擦就显脏”。再比如隐藏式门把手,理论上降低风阻系数,可冬天结冰打不开,用户体验直接崩盘。

所以,让用户参与品牌视觉设计,本质上是一次“认知校准”。星途过去被吐槽LOGO“像拼凑的”、“没有故事感”,这次干脆开门迎客:“你们觉得啥样才算‘敢超越’?”

这不是妥协,是进化。

而且别忘了,这次活动奖金百万级,不是小打小闹。说明奇瑞真想借这波共创,把星途的品牌形象重新立起来。毕竟,在新能源时代,车卖的不只是性能,更是身份认同和情感连接。

用户热议:第四组真的赢面最大?

我在几个车友群里做了个小调查,问大家最喜欢哪组。结果出乎意料:

约45%选第四组,理由是“简洁、有想象力”;

奇瑞星途启动LOGO百万共创,四组异构灵感谁更胜一筹-有驾

30%选第二组,认为“动感十足,未来感强”;

15%选第一组,觉得“够硬核,适合SUV”;

剩下10%坚持第三组,“经典永不过时”。

有意思的是,一位开了三年星途TXL的老车主说:“现在的LOGO太像某个家电品牌,换个有辨识度的,我第一个换车标。”

这话扎心,但也真实。

还有位平面设计师朋友点评:“第四组最适合作为数字生态入口。” 比如未来OTA升级时,中控屏弹出“星轨加载完成”,配合LOGO动画,品牌沉浸感一下子就上去了。而第一组那种尖锐图形,在手机APP里缩到指甲盖大小,根本看不清细节。

所以你看,评价一个LOGO,不能只看大图高清渲染,还得考虑它在现实场景中的表现力:

能不能一眼认出?(辨识度)

奇瑞星途启动LOGO百万共创,四组异构灵感谁更胜一筹-有驾

刮了蹭了容不容易修复?(实用性)

和整车设计语言搭不搭?(协调性)

五年后看会不会过时?(前瞻性)

从这几个维度看,第四组确实更均衡。

和谁比?横向看看竞品怎么做

咱们不妨拿几个对手比比。

领克的LOGO是都市对立美学,由两个都市天际线拼成“L”,辨识度极高,连五岁小孩都能画出来。但它太固定,几乎没有延展空间。

蔚来的Logo像一个笑脸,寓意“愉悦”,但在部分用户眼里显得“太萌”,不够硬朗。

奇瑞星途启动LOGO百万共创,四组异构灵感谁更胜一筹-有驾

小鹏的“X”形LOGO科技感强,但同质化严重,很多品牌都在用X表达“未知与探索”。

相比之下,星途如果采用第四组的星轨理念,有机会走出一条“东方哲思+宇宙探索”的独特路径。毕竟“星途”二字本身就自带诗意,何必非往欧美极简或赛博朋克风上靠?

设计之外,是品牌的重生

说到底,换LOGO不是换件衣服那么简单。它是品牌战略的一次公开表态。

星途作为奇瑞高端线,这些年产品力其实不弱。星途揽月、瑶光这些车,我试驾过,底盘调校、隔音用料都达到甚至超过同级合资水准。但销量始终上不去,核心问题就是品牌势能不足。

消费者买30万的车,除了看配置,还在买“我是谁”。你开一辆LOGO都没人认识的车,朋友问:“这啥车?”你解释半天,对方“哦”一声就过去了——这种体验很伤品牌忠诚度。

所以这次百万征LOGO,表面是设计比赛,实则是品牌心智抢夺战。让百万星粉参与进来,哪怕没获奖,只要投过票、讨论过,就会产生“这是我参与塑造的品牌”的归属感。这比砸几个亿广告费都管用。

个人建议:别只盯着“好看”

作为经常跑车展、试新车的老司机,我想提醒一句:别光选“最好看”的,要选“最有生命力”的。

奇瑞星途启动LOGO百万共创,四组异构灵感谁更胜一筹-有驾

一个成功的汽车LOGO,应该像种子,能长出整套视觉体系——从车标到UI界面,从APP图标到售后服务卡,都能延展出统一的语言。它要经得起时间考验,也要适应数字化趋势。

比如特斯拉的“T”,简单到极致,但在自动驾驶界面里,它可以变成眼睛、变成雷达波、变成能量流动的起点。这才是高级的设计。

所以我认为,星途这四组里,第四组最有“生长性”。那条星轨,可以是导航路径,可以是电池充电进度,也可以是自动驾驶激活时的呼吸灯效。它不止是个符号,更是一个可交互的品牌资产。

最后抛个问题给各位车友:

如果你有一票,你会选哪组?是追求视觉冲击的第一组,还是更具情感温度的第四组?

又或者,你有更好的想法?活动截止到2025年7月31日,官方渠道开放投稿,百万奖金等你来拿。有才华的老铁们,真可以试试!

顺便说一句,我听说内部团队已经悄悄准备了几套落地方案,包括夜光材质、可变色LED、甚至带震动反馈的智能车标……这些幕后花絮,等后续有机会再跟大家分享。

奇瑞星途启动LOGO百万共创,四组异构灵感谁更胜一筹-有驾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