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常年出现在建材市场门口、浑身沾满泥点子的“拉货王”福特全顺,居然要摇身一变,去抢别克GL8的饭碗了!
不是小打小闹的升级,而是直接把矛头对准了百万级的丰田埃尔法。 2026年,这款我们印象中的“糙汉子”,要披上豪华外衣,带着21.3英寸的大彩电和航空座椅,杀进高端MPV的牌桌。 这个消息一出,简直像在平静的湖面扔下了一颗深水炸弹。
过去的全顺,是实干派的代名词。 工地上、仓库里,它总是最任劳任怨的那一个。
超过50年的历史,全球1200万辆的销量,还有在中国市场连续117个月的销冠头衔,这些数字都在说一件事:这车,皮实、耐用、能装。
也就仅此而已了。 它的内饰简陋得像个毛坯房,一切设计都为实用让路,跟“豪华”二字压根不沾边。
2026款的全顺,打算把过去的剧本彻底撕掉。 它要做的,是把自己重新组装一遍。
外观上,它换上了福特家族最新的脸谱,大尺寸的熏黑中网和犀利的灯组,让它一下子从“运输大队长”变成了“商务精英”。 新增的车身颜色,也告别了以往单调的白色,开始讲究起气质来。
真正的重头戏在车厢里。 当你拉开车门,最抓人眼球的肯定是那块21.3英寸的一体式巨屏。 这尺寸,放在很多新能源轿车上都算夸张,更别说在一台MPV里了。
它搭载的JMC Dolphin系统,能语音控制、在线导航、娱乐,智能化程度向主流家用车看齐。 这还不算完,L2级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也给配上了,高速上能自动跟车、保持车道,大大减轻了长途驾驶的疲劳。
如果说大屏幕是面子,那座椅就是里子。 新全顺提供了真正的第二排独立航空座椅,支持电动调节、腿托、加热、通风。
有些版本甚至能让座椅180度旋转,秒变成一个移动的商务会客厅。 这种配置,以往只在那些要加价几十万才能提车的顶级MPV上才能见到。
为了营造出高级感,工程师们还在隔音上下了狠功夫。 大量隔音材料的运用,使得新车在行驶中的静谧性得到了质的飞跃。
关上车窗,车内几乎听不到烦人的风噪和路噪,乘客可以轻声交谈,或者安心小憩。 这种体验,和之前那个轰隆隆的“大面包”已是天壤之别。
它敢这么做的底气,首先来自于天生的好身板。 基于轻客平台打造,让新全顺拥有了普通MPV难以企及的内部空间。
无论是头部还是腿部空间,都异常宽敞。 第三排不再是摆设,即使坐满成年人也不会觉得委屈。
后备箱的容积更是它的传统强项,在满员的情况下,依然能轻松塞下全车人的行李,这一点让许多MPV对手望尘莫及。
政策的变化也为它铺了路。 新的法规将6米以内的8座或9座车,划归为1类客车,高速通行费和普通家用小车一样。
这意味着,选择一台9座版的全顺商旅型用于公司通勤或团队出游,成本会比以前低得多。 这个经济账,对很多精明的企业用户来说,很有吸引力。
市场上的玩家们显然已经感受到了这股新势力的冲击。 别克GL8作为这个级别的常青树,虽然口碑稳固,但在科技感的营造和空间的极致利用上,已经开始显露疲态。
丰田塞纳更偏向家庭用户,在豪华商务接待这个细分领域,并未形成绝对的统治力。
至于被捧上神坛的埃尔法,其离谱的加价行为一直备受争议。 花一百万买台车,有多少是付给了品牌溢价,消费者心里都有一本账。
当然,挑战也是明摆着的。 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扭转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面包车”形象。
一想到全顺,很多人脑海里浮现的还是拉建材、运货物的场景。 要让那些注重面子的企业老板和高端家庭用户,心甘情愿地选择它作为尊贵的座驾,福特需要做的,远不止是堆砌配置那么简单。 这更像是一场关于品牌认知的攻坚战。
目前,网络上已经流传出一些由专业改装厂基于新全顺打造的高端定制车型,比如克蒂帝亚朗途。
这些车拥有更加奢华的内饰和更完备的娱乐设施,价格也直奔高端MPV而去。 这从侧面证明了,全顺的平台确实具备打造豪华座驾的潜力。
消费者的反应出现了有趣的分化。 一部分务实派对此表示欢迎,他们认为,用更少的钱,能买到比GL8更大、更舒服,配置还更高的车,何乐而不为?
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和多人口家庭,这种兼顾实用与豪华的车型,吸引力巨大。 另一部分看重品牌价值的消费者则持观望态度,他们怀疑,一辆全顺的底子,是否真能提供不输于传统豪华MPV的精致体验和长期可靠性。
2026年的脚步越来越近,福特内部的测试车已经披着伪装在路上奔跑。 关于它的最终定价、详细配置,还有待官方揭晓。 可以肯定的是,MPV市场这潭水,已经被搅动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