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通勤到远行,这台享界S9T把细节拉满
那天在店里碰到老刘,他是隔壁小区的,原本开一辆老款德系旅行车。看了享界S9T的展车,他第一句话就是:“这比例真顺眼,不像有些新能源车,看着怪瘦长。”销售笑着说,1.32的宽高比是特意调过的,还配了隐藏式水切和低风阻套件。老刘蹲下摸了一圈轮拱,说底盘姿态稳得很,“有点意思”。
8月18日预售那天,我还在外地出差,群里就炸了——一个小时破一万单,到晚上回酒店时已经两万单。有人说这是鸿蒙智行第一次把旅行车做成“全民话题”,可它又不只是旅行车,更像是一台能干很多事儿的大玩具:上班路上安静舒适、周末全家露营装得下一堆装备、长途跑高速不用担心补能焦虑。
想起九十年代末看《不见不散》,葛优躺在自己改装的小车里煮面、打电话,那时候觉得这种生活离我们太远。而现在电动化和智能化让空间布局更自由,比如后备厢放平后能塞进整套露营桌椅,还有220V对外放电口,我朋友冬天去崇礼滑雪,在停车场直接插上热风机烘手套,比酒店暖气都快。
颜色也是个聊资。我去看的那台是仙踪绿,现场人围得水泄不通。据销售说,这个色占到了首批订单的一半多,有种复古味道,但阳光下又透亮。我媳妇倒是喜欢浩宇蓝,她觉得显年轻;而我邻居小张订的是黑曜套件版,他说纯粹为了搭配他家的黑色山地自行车架子,看起来浑然一体。
技术部分其实挺硬核,不过厂家没摆出参数表那么死板,而是在体验中让你感受出来。我试驾时用了HUAWEI ADS 4,高速变道几乎没顿挫,就像老司机提前打好方向灯再轻轻带过去一样。有维修师傅跟我讲,这代系统反应延迟缩短了一半,还加了3个固态激光雷达和4D毫米波雷达矩阵——他说这玩意儿就算地下停车场也照得到边角位置,对新手特别友好。
空间方面,它不是七座,而是大五座布局,所以副驾零重力座椅可以完全躺平休息;后排腿部超过一米空间,我试着伸直脚尖还能晃悠一下;尾厢扩展到1677升的时候,把我家折叠皮划艇塞进去都还有空隙。这种储物能力,以前只有中大型SUV才敢这么吹牛。不过要注意一点,大容量尾厢如果长期空载跑高速,要记得检查固定件,有位群友因为露营箱没绑牢,高速急刹时差点砸坏尾门内衬板。
还有一些冷门配置,比如智慧电动门,可以隔空开关,也能语音控制。我第一次用是在超市提两袋米回家,一只手按手机付款,一只手提东西,用脚轻踢感应区就开门了。不过别忘了,如果附近有障碍物,它会拒绝执行动作,这点对带娃家庭挺实用,不怕孩子乱推门撞到人或墙柱子。迎宾灯语、交互光毯这些小设计,在夜晚地下库尤其显眼,有一次朋友跟错楼层,就是靠这个认出了我的车位方向灯影子才找到我们的位置。
动力形式给了双选择:纯电版配100kWh巨鲸电池,据店员顺嘴提过,他们自测从上海跑厦门,中途只充一次电;增程版则1305公里综合续航,上个月江浙沪几个客户直接自驾去了川西,全程没有找不到补给站的尴尬。这也解释为什么订单比例55%选增程,其余45%选纯电——各取所需吧。
线下渠道反馈也挺猛,长三角珠三角进店量翻倍增长。有趣的是女性用户比例比同级豪华新能源高不少,而且她们普遍愿意加钱选大容量电池包和高阶智驾硬件。一位杭州女客户甚至为了仙踪绿等额外一个月交付时间,她笑称“颜色重要过早买”。
至于鸿蒙智行怎么做到接连爆款?可能还是信任感作祟吧。在手机和平板时代积累下来的一整套生态体验,被他们搬到了汽车里,所以很多人根本没纠结品牌资历问题。而且他们不是单打一车型,而是一整个矩阵分工明确:SUV有人守住市场,中大型轿车有人盯紧,再来一个跨界旅行形态,把不同需求的人都兜住。
前几天碰巧遇见送货的小哥,他刚换掉旧燃油面包,用的是另一款鸿蒙智行旗下车型。他指着享界S9T笑,说等年底奖金下来要换这个,因为“拉货够宽敞,还能带老婆孩子出去耍”。听完突然觉得,这类全面型的新能源旅行车,很可能会慢慢走进更多人的日常,不只是朋友圈里的照片背景。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