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牵头,多家车企签署了智能驾驶安全倡议书,表面上看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安全运动”,要规范宣传,避免夸大功能。
然而,这“运动”背后却暗流涌动,细究之下,发现许多车企的官网宣传,依然闪烁着“智驾”的字眼,甚至冠以“高阶”之名。
这情形,宛如《水浒传》中梁山好汉聚义,喊着替天行道,却暗地里各自盘算,好不热闹。
倡议书的本意,是避免将辅助驾驶误认为自动驾驶,避免消费者因误解而付出生命的代价。
这道理,如同古人云“珍爱生命,远离危险”,再朴实不过。
可现实是,许多品牌官网仍旧使用“智驾”一词,甚至用上了“高阶”等修饰词,却在细则中才轻描淡写地提及“辅助驾驶”功能。
鸿蒙智行的宣传,更是将“高阶智能驾驶系统”与“辅助驾驶”并列,这“欲盖弥彰”的策略,实在令人啼笑皆非。
东风猛士则直接亮出“华为乾崑智驾ADS4.0”,豪气干云,却缺乏技术细节的支撑,如同夸下海口,却迟迟不见真章。
极狐相对保守,在“智能驾驶”前加注“辅助”二字,倒也坦诚。
岚图、深蓝也做了调整,但宣传语仍旧含糊不清。
广汽集团官网的介绍,也保留了“智驾”的字眼,令人费解。
上汽智己虽未在官网直接宣传,但其旗下智己汽车却自诩“智驾第一梯队”,这份自信,令人咋舌。
奇瑞则采用“L2.5级智能驾驶辅助”的描述,相对规范。
车企高管们也纷纷表态,但言辞之间,尽显微妙。
岚图CEO卢放直指用户知情权的重要性;广汽董事长冯兴亚则强调安全是底线,不能为了宣传而牺牲安全。
华为车BU CEO靳玉志则在发布会上明确表示,华为宣传的功能均为L2级驾驶辅助,而非L3自动驾驶。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更是直言不讳,批评某些企业将自适应巡航都冠以“智驾”之名,这番话,如同诸葛亮舌战群儒,直击要害。
奇瑞董事长尹同跃,起初也宣称“智驾第一梯队”,但在工信部发文后,立即调整策略,强调安全。
地平线创始人余凯则表示,工信部的监管,让行业回归理性。
特斯拉副总裁陶琳也呼吁大家重视驾驶安全,切勿使用影响驾驶安全的改装配件。
这些高管的发声,反映出行业内部的矛盾:一方面,车企渴望在智能驾驶领域抢占先机,吸引消费者;另一方面,安全和合规的压力,又让它们不得不谨慎。
这就像走独木桥,既要快,又要稳,稍有不慎,就会跌入万丈深渊。
这场智能驾驶的“论战”,最终要回归到技术成熟度的问题。
目前,真正的L3级自动驾驶技术,距离成熟还有相当的距离。
在技术未臻完善之前,过度的宣传,不仅会误导消费者,更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因此,消费者在购车时,务必理性看待智能驾驶功能,切勿盲目跟风。
记住,无论技术如何发展,驾驶员始终是行车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这如同《道德经》所言,“道法自然”,安全驾驶,才是驾驭未来的基石。
希望车企们能够摒弃虚夸之风,专注技术研发,真正为消费者打造安全可靠的驾驶体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