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川藏铁路7标高尔寺4斜井施工现场,鹏翔智装与中铁11局完成第五台湿喷台车交车仪式。这台专为高原复杂地质设计的设备,将正式投入海拔4000米的隧道支护作业,标志着双方在超长线基建项目中的协同合作进入新阶段。
作为川藏铁路建设的关键装备,该湿喷台车针对高海拔低含氧环境优化动力系统,搭载的智能配比系统可根据围岩级别自动调整混凝土坍落度,喷射厚度误差控制在5毫米以内,较传统工艺提升30%施工精度。中铁11局现场负责人表示:“前四台设备在色季拉山隧道施工中,混凝土回弹率从25%降至12%,相当于每公里节约材料成本超80万元,此次增配是对设备实战性能的直接认可。”
在高尔寺斜井狭窄作业面,设备的360°全向旋转臂架展现出灵活优势——仅3.2米的作业宽度可在5米直径隧道内实现无死角喷射,配合负压除尘系统将作业区粉尘浓度控制在8mg/m³以下,优于国家标准2倍。操作手扎西介绍:“驾驶室配备的海拔自适应系统会自动调节供氧,在-15℃低温下启动时间比传统设备缩短40%,真正解决了高原设备‘怕冷、缺氧’的老问题。”
此次交车是鹏翔智装与中铁11局在川藏铁路的第五次深度合作。从2022年首台设备进驻二郎山隧道至今,双方围绕高原施工难点累计开展17项技术改良,形成《高海拔隧道湿喷装备作业指南》等阶段性成果。正如项目总工在交车仪式上所说:“智能装备的价值不仅在于效率提升,更在于为建设者创造更安全的作业环境——这五台设备见证的,是‘基建狂魔’向‘科技基建’的扎实迈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