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家新势力销量破3万,第一名交付5.7万辆,谁掉队了

说实话,现在咱们老百姓要是想买车,特别是想换个新能源车,那真是有点眼花缭乱了。

每个月都能听到各种新车发布的消息,价格也是一家比一家有诚意。

就在刚刚过去的8月份,国内这几家最受关注的造车新势力公司,又交出了一份最新的“考试成绩单”,这份成绩单一出来,可真是让不少人惊掉了下巴。

5家新势力销量破3万,第一名交付5.7万辆,谁掉队了-有驾

整个排行榜可以说经历了一次大洗牌,有五家公司的月销量都冲破了三万辆大关,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但是,有人欢喜就有人忧,在这场激烈的竞争里,有的品牌一路高歌猛进,有的却好像突然踩了刹车。

那到底谁成了这个月的大赢家,谁又暂时掉队了呢?

咱们今天就用大白话,好好捋一捋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首先,最让人意外的,可能就是这次的第一名了。

不是我们常说的“蔚小理”中的任何一个,而是零跑汽车。

这家公司在8月份一口气交付了5.71万辆新车,同比增长了将近百分之九十,这已经是它连续第六个月拿到销量冠军了。

这个成绩实在是太亮眼了,以至于零跑自己都信心爆棚,直接把全年的销售目标往上提了一大截,定在了58万到65万辆,甚至放出话来,说明年要挑战100万辆的目标。

这可不是光喊口号,零跑是真有自己的“独门秘籍”。

5家新势力销量破3万,第一名交付5.7万辆,谁掉队了-有驾

你看他们家的几款车,比如新上市的轿车B01,第一个月就卖了一万多辆;还有那款紧凑型SUV B10,上市才四个月,就已经卖出去了超过五万辆。

最厉害的是,零跑不仅车卖得好,而且还开始赚钱了。

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了三千多万的净利润,这在普遍还在“烧钱”的新能源车行业里,简直就是个奇迹。

这说明什么?

说明零跑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平衡点,既能造出老百姓喜欢、价格又实惠的车,又能控制好成本,让自己有钱赚,这样才能走得更远。

排在零跑后面的,是咱们都非常熟悉的华为。

确切地说,是华为深度参与的鸿蒙智行联盟。

他们在8月份总共交付了44579辆新车,虽然数量上比零跑少,但含金量可一点不低。

因为他们卖出去的车,平均价格达到了38万元,这说明买华为车的人,普遍是认可它的高端定位的。

5家新势力销量破3万,第一名交付5.7万辆,谁掉队了-有驾

其中,问界这个品牌贡献了绝大部分销量,一个月就卖了4万辆。

华为的厉害之处在于,它不只是在造车,更是在打造一个完整的智能生态系统。

很多人买问界的车,就是冲着那个流畅的鸿蒙座舱和先进的华为智能驾驶系统去的。

现在,鸿蒙智行的产品线越来越丰富,已经有了“五界十车”的布局,累计交付量也突破了90万辆。

而且,他们扩张的脚步根本停不下来,最近又和上汽集团合作推出了新品牌“尚界”,第一款车H5刚开始预售,一个小时订单就超过了两万五千辆。

可以预见,随着更多新车型的上市,华为在汽车圈的影响力只会越来越大。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曾经的“三巨头”——小鹏、蔚来和理想。

小鹏汽车这个月的表现非常强劲,交付了37709辆车,同比增长了百分之一百六十九,势头很猛。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新款P7上市了,这款车在智能化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市场反响特别好,据说开卖7分钟,大订单就破了一万辆。

5家新势力销量破3万,第一名交付5.7万辆,谁掉队了-有驾

小...鹏汽车的创始人何小鹏也表示,从9月份开始,他们的目标是每个月都能稳定卖出4万辆以上。

这说明小鹏在坚持技术路线的同时,也找到了市场的引爆点。

而蔚来汽车,则可以说是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8月份,他们交付了31305辆新车,也创下了自己的历史新高。

蔚来这次的成功,关键在于他们的多品牌战略开始见效了。

除了主品牌蔚来交付了一万多辆车之外,他们新推出的子品牌“乐道”表现非常抢眼,一个月就卖了一万六千多辆,几乎占了总销量的一半。

特别是那款乐道L90,成了蔚来历史上卖得最快的车型。

这个策略其实很聪明,蔚来主品牌继续保持高端形象,服务好老用户,而乐道品牌则主攻价格更亲民的主流市场,去和更多的对手竞争。

这样一来,既保住了品牌调性,又扩大了市场份额,可以说是两全其美。

5家新势力销量破3万,第一名交付5.7万辆,谁掉队了-有驾

不过,就在大家都在庆祝销量新高的时候,曾经的销量冠军理想汽车,这个月的日子却不太好过。

他们8月份只交付了28529辆车,不仅同比下滑了百分之四十一,而且已经是连续第三个月销量环比下降了。

这对于一直习惯了领跑的理想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问题出在哪里呢?

主要还是理想正在经历一个比较痛苦的转型期。

我们都知道,理想以前最擅长的是增程式汽车,靠着“没有里程焦虑”这个点,赢得了大量家庭用户的喜爱。

但现在,他们开始发力纯电动车市场,而他们的第一款纯电SUV i8,上市过程就遇到了一些麻烦。

一开始的配置和定价,没能完全满足消费者的预期,引来了不少吐槽,最后不得不紧急调整方案,给高配版降了3万块钱。

这件事反映出,造纯电动车和造增程式车,面对的竞争环境和用户需求是不一样的,理想过去的成功经验,并不能完全照搬过来。

当然,理想也意识到了问题,创始人李想表示会努力追赶,并且给i8定下了9月底交付破万的目标。

接下来,他们还会推出一款价格更低的纯电SUV i6,这款车能否帮助理想重回巅峰,我们还需要拭目以待。

总的来看,这个8月,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的竞争真是到了白热化的阶段,没有谁能永远躺在功劳簿上,只有不断推出好产品、真正理解消费者的品牌,才能在这场激烈的淘汰赛中笑到最后。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