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来我就先把结果告诉你吧——如果你的预算卡在20万以内,零跑C16的用车体验,大概率会比银河M9入门款更让人笑得出来。
别急着拍板,这话可不是空口胡诌,我是翻着配置单、钻进后排量腿部空间才敢下的结论。
不过这场对决有意思的地方不光在于“谁赢谁输”,而是在它背后的那点江湖味:两个总部都扎根杭州,一个是老牌劲旅吉利旗下的新军银河,一个是这些年硬生生从新势力泥潭里摸爬滚打出来还实现盈利的零跑,这仗怎么打都有故事性。
我第一次见到银河M9,是个阴天,车展灯光再努力也掩盖不了那台车自带的大块头气场——5205毫米的车长和3030毫米轴距,你想装几口亲戚进去都行。
而且内饰线条挺规整,一种“老板出差顺便带家属”的派头。
但坐进去之后,我才发现这入门版连冰箱都没有。
夏天抱着温热奶茶开长途?
那画面太酸爽。
我忍不住脑补了一下,如果这是高配,那应该就没这么抠了吧。
反观零跑C16顶配纯电版,账面尺寸没那么夸张(4915×1905×1770mm),但二排座椅能左右滑动70mm,还能“一键贴贴”。
这种小心思很生活化啊,有娃家庭一定懂这个设计值多少分;加上Nappa真皮座椅、自带按摩通风、8.1L宽温域冰箱、15.6英寸后排娱乐屏和21扬声器环绕音响——活脱脱就是个移动客厅。
我记得试驾时第三排空间让我175cm身高还能留出一拳四指腿部余量,当时我就乐了:原来中大型SUV也可以真的把第三排当做人坐,不只是应急摆设。
安全方面,两家走的是不同路线。
银河M9给你80%高强度钢+43000N·m/°扭转刚度,典型的肉体防护流;零跑C16则玩智能武装,全系标配128线激光雷达、28个感知硬件、高通8650芯片+200TOPS算力,高阶辅助驾驶直接拉满,从高速领航到泊车全包圆。
如果你经常一家老小上路,高速遇突发情况,多一道电子眼可能比多一点钢筋靠谱。
当然啦,这事见仁见智,就像有人喜欢穿盔甲,有人信赖随身保镖。
动力这一趴,也是两种哲学碰撞。
零跑C16后驱220kW电机,百公里加速6.48秒,加81.9kWh大电池+800V快充,一周甚至两周充一次都是常态;而银河M9插混虽说综合续航1325km,但100km纯电模式对于城市通勤来说频繁充电免不了。
这也是为什么不少插混用户吐槽:“买回来一年下来油费省了,可换成时间去找桩。”
当然要是真爱自驾游,上千公里综合续航还是香,只不过入门版马力180kW前驱,加速7.7秒,不追求推背感的话足够用了。
讲真,要不是价格只差1万2,这俩本该属于不同赛道选手。
但偏偏现在局面对齐了,所以消费者才会纠结到底宁做鸡首还是牛后。
从产品策略看,吉利明显希望用品牌号召力吸引那些愿意为“大”买单的人,而零跑则死磕配置性价比,用细节收割实用党。
这招好不好使,看销量数据最诚实,但从我的体验来说,在同等价位较量里,让乘客开心往往比吓唬对手重要得多。
其实,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问题:文化标签。
在自主新能源圈子里,“传统巨头新品牌”和“新势力幸存者”分别意味着什么?
前者代表体系稳定、有资源背景,就像科班毕业的大厂工程师;后者更多靠野路子磨砺出的敏捷与灵活,更接近创业公司CEO。
消费者选择的时候潜意识也会受这种身份色彩影响,比如年轻家庭可能觉得跟“顽强拼搏的小企业”站队更酷,而一些成熟用户或许更倾向大树底下好乘凉。
这东西说不上对错,但肯定存在。
还有网友调侃说,现在造车越来越像手机大战:外形审美各凭喜好,比拼参数永远卷不完。
“今天卷激光雷达明天卷副驾驶投影仪”,听起来荒诞,其实就是竞争催化剂。
有意思的是,同样花18万左右,你可以拿到一辆豪华配置堆满但续航针对城市优化的纯电SUV,也可以买到一个体格魁梧、适合各种路况但基础功能克制很多的插混大家伙。
这种分叉选择,本质上就是问自己一句话:平日里的95%使用场景是什么?
最后我倒是不想替任何人做决定,因为每个人生活半径和需求习惯差异太大。
我只是提醒,如果你的日常轨迹基本在城里兜圈子,对加速度有点要求,又享受“小确幸”式便利,那C16可能更懂你。
如果偶尔来一场跨省奔袭,而且特别迷恋“大即正义”的视觉冲击,那么哪怕是入门款,银河M9依然值得考虑。
不如这样,下次周末去4S店,各自试驾半小时,再看看回家的时候哪台车能让你舍不得松方向盘——答案就在那个瞬间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