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万订单+王心凌代言:马自达12万电动SUV背后的算盘,合资品牌终于坐不住了?
在丽江的山路上,我踩下EZ-60的油门——不对,应该说“电门”。车子的响应让我愣了一下,这种熟悉的转向手感,这种车尾跟随的节奏,活脱脱就是十年前那台马6的感觉。可这明明是台电动车啊,还是台只要12万的电动车。坐在副驾的朋友也察觉到了异样:“这还是马自达吗?怎么感觉像是偷偷换了个芯子。”
说起马自达,懂车的人都知道这个品牌的脾气——宁可销量不好看,也要坚持自己那套“人马一体”的操控理念。在别人都去做涡轮增压的时候,他们死守自然吸气;在大家都玩大空间的时候,他们还在琢磨怎么让方向盘手感更细腻。
这种执拗在燃油车时代还能说是“匠人精神”,可到了新能源时代就有点尴尬了。眼看着国产品牌在智能化上一骑绝尘,传统合资也在纷纷转型,马自达这个“技术宅”似乎有点跟不上节拍。
12万合资电动车,这个价格有点不对劲
EZ-60的11.99万起售价第一次公布的时候,我还以为自己听错了。要知道,现在市面上的合资电动车,哪个不是十七八万起步?就连一些二线合资品牌的电动车,也敢开到二十万以上。马自达这一下子便宜了五六万,总让人觉得哪里不太对劲。
翻了翻配置单,发现这车给的配置还真不含糊。顶配16万出头就能拿到裸眼3D的HUD、4nm的车规级芯片,还有23个扬声器的BOSE音响。这些东西放在BBA身上,怎么也得加个三五万吧。
成都车展还没开始,小订就突破了4万台。这个数字让不少同行都有点意外,毕竟马自达在国内的存在感这两年确实不算高。看来消费者对“12万买合资电动车”这个概念还是挺感兴趣的。
找了几个经销商朋友聊天,他们的反馈也挺有意思。“很多客户原本是来看比亚迪的,结果被EZ-60的价格吸引过来了。”一个销售经理这样告诉我,“对比完权益包,不少人直接就下定了。”
操控这件事,马自达还是那个马自达
开了二十多年车,试过的电动车也不少。大部分电动车给我的感觉就是“快”,0到100能跑进4秒的比比皆是,但真正有驾驶乐趣的不多。要么就是纯粹的加速机器,要么就是开起来像个大号的老年代步车。
EZ-60不一样。上手第一公里我就感觉出来了,这车的底盘调校还是有马自达的基因。转向的精准度、悬挂的韧性、车身的整体性,都有那种熟悉的味道。
特别是在山路上,那套连续可变阻尼悬挂的表现确实不错。过弯的时候车身倾斜控制得很好,不会给你那种“坐船”的感觉。更关键的是,车尾的跟随性很强,转向时能明显感受到后轮在配合前轮的动作。
有个细节挺有意思,马自达在这车上专门解决了“电动晕车”的问题。通过对加减速G值的精确控制,据说能把晕车概率降低70%。我媳妇平时坐车容易晕,这次试驾全程都没有不舒服,效果确实明显。
智能化不玩花活,但该有的都有
现在的电动车都喜欢比智能化,各种参数满天飞。EZ-60搭载的4nm芯片,语音响应确实够快,基本感觉不到延迟。不过我更关注的是实用性,毕竟再炫的功能不好用也是白搭。
那个100英寸的裸眼3D HUD倒是个新鲜玩意儿,导航箭头能“贴”在路面上显示,路口指引的精度挺高。说实话,刚开始有点不适应,总觉得有东西浮在前挡风玻璃上。用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这个功能在复杂路况下确实有用,特别是那种五六个路口连在一起的立交桥。
“所指即所控”的功能也挺实用,指着遮阳帘说“打开”就能操作,比在屏幕上找按钮要方便。不过这个功能对普通话要求比较高,我那个四川朋友试了几次都没成功,最后还是老老实实用手。
细节见功力,合资品牌的底蕴
虽然价格便宜,但EZ-60在一些看不见的地方还是下了功夫。车身结构用了86.5%的高强钢,这个比例在15万级别算是比较厚道的。之前看过一个拆解视频,这车的焊点质量确实不错,焊装工艺有合资品牌的水准。
那个“星云紫”的车漆挺特别,不同角度看颜色会有变化。销售说这是三层喷涂工艺,成本比普通金属漆高不少。摸起来手感也很细腻,应该能保持比较久。
座椅的舒适性配置也不错,前排能平躺,还有多种按摩模式。我在车里躺了十分钟,感觉比家里的按摩椅还舒服。对于经常跑长途的朋友来说,这个配置还是挺有用的。
王心凌这张牌,打得挺精准
找王心凌当代言人这个操作,一开始我是不太理解的。毕竟现在的流量明星那么多,为什么要找一个“过气”的歌手?后来想想,或许这就是马自达的精明之处。
80、90后现在正是购车的主力人群,王心凌对这个年龄段的人来说有特殊的意义——那是青春期的回忆,是学生时代的美好。用她来代言,很容易唤起这部分人的情感共鸣。
而且王心凌本身的形象也比较符合马自达的调性——不张扬但有内涵,不追求流量但有底蕴。这种“恰到好处”的明星选择,比那些动辄千万代言费的顶流要实用得多。
这车能成吗?
EZ-60这台车,大概代表了马自达在新能源时代的一次重要尝试。从产品力来看,它没什么明显短板,各方面都比较均衡。12万的起售价确实有竞争力,特别是对那些既想要合资品牌、又希望控制预算的消费者。
不过现在的市场竞争太激烈了,光有性价比可能还不够。品牌影响力、销售网络、售后服务,这些软实力同样重要。马自达这两年在国内的存在感确实不高,要重新获得消费者认可,还需要时间。
但从目前的表现看,马自达或许真的找到了在新能源时代的生存之道。对于那些怀念传统驾驶乐趣、又想尝试电动化的朋友来说,EZ-60倒是个值得考虑的选择。毕竟能在12万这个价位买到有操控乐趣的合资电动车,机会真的不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