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风云X3L预售12.99万起,硬朗造型设计,搭载增程动力系统
12.99万起。奇瑞风云X3L来了。
这价格。真不算贵。对吧?
它像谁?明眼人一眼就看得出来——iCar 03的增程兄弟。那个卖得挺火的小方盒子。终于不再只是“电动玩家”了。现在,它能烧油发电了。续航焦虑?不存在的。
可问题是……消费者真的还需要一台“能加油的电车”吗?
答案是:需要。而且很迫切。
看数据。两个电池包——20.64kWh 和 33.68kWh。纯电续航分别是 135公里 和 215公里(CLTC)。通勤一周?充一次电就够了。接送孩子、买菜、打卡上班……全是零成本驱动。
但重点不在这里。
重点是那台 1.5T 增程器。115kW 的功率。不声不响地在背后发电。你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城市里用电。远途用油。没有里程恐惧。也没有充电桩前排队的尴尬。
动力呢?后驱单电机——185kW,300Nm。推背感有。加速轻快。日常驾驶绰绰有余。
四驱双电机?直接飙到 315kW,505Nm。这什么概念?一脚下去。轮胎抓地。车身往前窜。不是SUV在跑。是它带着你在冲。
可它长得不像性能猛兽。
它更像一个……硬汉。
方正。棱角分明。轮眉外扩。AT轮胎嵌进去。脚踏板挂在外侧。车顶平直得像刀切过一样。这不是为了美。是为了野。
前脸厚重。格栅宽大。前杠像是能撞开一切障碍物。大灯藏在角落。不张扬。却犀利。点亮时。像一双沉默的眼睛。盯着前方。
尾部那个“小书包”。还在。不是装饰。里面有分隔区。能装东西。实用。粗犷。竖状尾灯。辨识度极高。夜晚一亮。就知道——这是风云X3L。
尺寸呢?车长4545mm(也有说法是4503mm)。轴距 2783mm。紧凑型SUV里。这个空间表现……算得上扎实。后排不会憋屈。后备箱也能塞下露营装备。
进车里。
又是另一种风格。
横平竖直的线条。延续了外观的力量感。但多了点科技味。数字仪表内嵌。中控屏 15.6英寸。够大。够清晰。反应也快。
实体按键?没了。全都集成在屏幕里。空调、座椅、灯光……手指划两下就行。习惯了就好。一开始可能会觉得“找不到按钮”。
但有个细节很贴心——怀挡。换挡杆藏在方向盘后面。省空间。也显得高级。操作顺手。开久了会爱上这种设计。
还有手机无线充电。放上去就有反应。不用低头找位置。便利性拉满。
可我在想……这样的车,到底卖给谁?
是城市白领?还是越野爱好者?或是那些既想要个性又怕续航短的家庭用户?
也许……它是三者的结合体。
你看它的设计。硬派。但不是真正的越野车。离地间隙够用。但没配差速锁。它不打算带你翻山越岭。它只想陪你走遍城市与近郊。
它适合周末去山里露营。也适合周一早上送孩子上学。
它不极端。但全能。
增程系统。正是它的灵魂。
没有纯电车的焦虑。也没有燃油车的高油耗。市区用电。每公里几分钱。长途用油。加油站随时补给。比混动更灵活。比纯电更自由。
12.99万起。贵吗?
对比同级纯电SUV。有些已经卖到15万以上。而它……多了增程系统。多了“说走就走”的底气。
值不值?见仁见智。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奇瑞在尝试一种新平衡。
平衡个性与实用。平衡成本与性能。平衡城市与远方。
风云X3L。不是爆款预定。也不是技术颠覆者。
但它很聪明。
踩在了需求的点上。
你想有一台看起来有点野、开起来很省、关键时刻不掉链子的车吗?
它可能就是答案。
成都车展上。它静静停在那里。没有太多聚光灯。但懂的人。一眼就认出来了。
这不是一台普通的SUV。
它是为“不确定的生活”准备的解决方案。
电量低了?不怕。油箱还能撑五百多公里。
充电桩满了?无所谓。找个加油站就行。
想自驾?出发吧。别等天气。
这才是现代人真正需要的出行方式——自由。无拘束。
所以……我们还需要增程车吗?
当然需要。
尤其是在中国。
幅员辽阔。充电设施仍在建设。家庭第一辆车……必须可靠。
风云X3L。来得正是时候。
它不一定最帅。也不一定最快。
但它足够聪明。足够实用。足够让你安心。
未来几个月。它将正式上市。
到时候。价格会不会再惊喜一点?
配置会不会再提升一些?
我们等着看。
但至少现在——
12.99万起的预售价。已经扔出了一颗小石子。
水面……开始泛起涟漪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