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每次看到雪铁龙发新车,我的心情都非常复杂。就比如这次,6月16号,东风雪铁龙整了个2026款天逸出来,上来就俩大词儿:安全、舒适。我一看这架势,坏了菜了,感觉这位法兰西老哥又开窍了,但好像只开了一半。
在当下这个车圈,你跟我聊舒适?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这好比两军交战,这边都开始上机甲高达了,那边还在苦练金钟罩铁布衫。你说你内功深厚,刀枪不入,问题是人家直接用轨道炮把整个山头都给你扬了。现在的新势力,卷的是冰箱彩电大沙发,是自动驾驶能不能帮你点外卖,是谁的激光雷达长得更像犄角。大家都在搞玄学,你雪铁龙还在搞物理学,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务正业。
他们说,2024年巴黎奥运冠军邓雅文都是天逸车主,说这车“驾乘体验非常舒适”。是是是,我相信,冠军说的都对。但这个逻辑就很奇怪,奥运冠军的专业是小轮车,她对舒适的理解,可能跟我们这些天天坐办公室腰肌劳损的中年人不太一样。她觉得舒适,可能是因为这车至少比小轮车舒服。但问题是,消费者买车不是跟小轮车比啊,是跟隔壁那个自带按摩还带冰箱的“移动大平层”比。
这就引出了一个核心问题,法系车,或者说雪铁龙,它卖的到底是什么?它卖的不是车,是一种执念。一种“全世界都错了,只有我坚持真理”的悲壮感。你看他们的宣传,什么“SUV-MCS大师级底盘调校”,什么“PHC自适应液压稳定技术”,听着就一股子理工男的轴劲儿。这套东西好不好?当然好。好到能在麋鹿测试里干出3.369秒的成绩,直接把纪录刷新了,成了“麋鹿之王”。
但能过,就是能过。你麋鹿测试成绩再好,能帮我躲开路口突然窜出来的老头乐吗?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你车头上长十个激光雷达都没用,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雪铁龙这套PHC,本质上就是个物理外挂,用两个液压悬置,强行把颠簸的路面给你抹平了。效果堪比你妈给你打毛衣,一针一线,全是温柔。过个减速带,别的车是“Duang”,天逸是“唔昂~”,像踩在一块巨大的海绵上,整个车身都被一种奇怪的力场给托住了。
我作为一个真的折腾过不少车的人,必须承认,这套“魔毯”底盘,真的有毒。它提供给你的不是简单的舒适,是一种物理层面的“麻醉”。开这个车跑长途,你会感觉时间变慢了,路面的坑洼都变成了对你驾驶技术的一种挑逗。但这种好,是一种需要品的,需要你静下心来,关掉音乐,甚至屏住呼吸,才能感受到的细微差别。
可现在的消费者有这个时间吗?没有。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需要最直接的刺激。你那个底盘好不好,我得开个几十公里才能体会出来。但人家那个21寸大连屏,我一上车就能看见。你那个爱信8AT变速箱换挡有多丝滑,我得开到高架上才有点感觉。但人家那个女王副驾,我女朋友坐上去一秒钟就能决定今晚让不让我进卧室。这就是降维打击。
写到这里,我突然发现我有点同情雪铁龙了。感觉就像一个修炼《道诡异仙》的火居道士,内功心法全都练到了化境,结果出门一看,大家都在玩儿雷电法王杨永信那一套,直接电疗,简单粗暴。你说这比喻是不是有点尬?是有点。但现实就是这么个现实。
雪铁龙的逻辑,是典型的“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我觉得底盘重要,所以我就死磕底盘。我觉得安全重要,所以我就拿个双五星安全认证。这种坚持,在这个时代是一种奢侈。当所有人都去卷冰箱彩电大沙发的时候,雪铁龙还在死磕车辆的“龙骨”,这种精神,有点像手工作坊对抗工业流水线,悲壮,但值得尊敬。
但话说回来,你再尊敬,市场会给你发奖状吗?不会。市场只会用销量告诉你,你所谓的坚持,在用户眼里可能无足轻重。用户要的是便宜,是看得见的大屏,你那个摸不着的“魔毯”,除了在车评人的视频里出现,还有啥用?我记得我小时候坐我爸那辆富康,过个坑,我手里的冰棍都能飞出去。可能法国人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研究怎么把车开出气垫船的感觉的。
所以,当2026款天逸带着一堆补贴,什么现金优惠2万6,增换购补贴5千,还有免息和质保,冲到你面前的时候。你看到的不是一台车,是一个偏执狂的自我证明。它在用最后的力气告诉你,嘿,哥们儿,别看那些花里胡哨的玩意儿了,车,首先得是个车。这话说得对吗?太对了。但有用吗?不好说。关键这车卖得也不贵啊!他们图啥啊?!
所以,经过我们严谨的分析,买天逸这款车,核心诉求既不是为了那所谓的越级舒适,也不是为了那个冠军认证的安全,而是为了在朋友聚会时,能有一个长达十分钟的话题,专门用来解释自己为什么会买一台法系车。这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社交价值,是无价的。就冲这一点,我觉得这车,值。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