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力斯2季度业绩“尘埃落定”!

2025年7月,新能源车圈的争议突然卷了起来。赛力斯的季度业绩像一颗炸弹砸进市场,仿佛一下子点燃了所有人的神经。

有人说赛力斯被低估了,有人觉得泡沫太大。朋友圈里全是关于赛力斯的争吵,股吧、论坛一夜之间热度飙升。大家都在等一个结果,急切得不行。

赛力斯2季度业绩“尘埃落定”!-有驾

时间回到2025年6月底。赛力斯公布1-6月产销快报,问界品牌销量152239辆,蓝电19869辆,风光26495辆。新势力里,赛力斯的增速令人侧目。

其实在3月,赛力斯就放出过一季度数据。那时问界才卖了45135辆,蓝电9417辆,风光13816辆。短短三个月,销量翻了近两倍,这增长速度不亚于理想、小鹏早年。

2025年二季度,问界品牌销量107104辆,蓝电10452辆,风光12679辆。问界旗下,M5卖了14440辆,M7卖了13420辆,M8卖了37092辆,最火的M9卖了42152辆。

这些数字不是凭空来的。都能在赛力斯官方公告、每月快报里查到。数据细节透明,真假一目了然。

销量猛涨,销售额自然水涨船高。二季度总销量13万辆,销售额大约480亿,营业收入425亿。比起去年同期,增速让人有点目眩。

赚钱能力同样提升。赛力斯二季度毛利率27.4%,比一季度还高。高毛利其实挺罕见,新能源车普遍打价格战,赛力斯却守住了利润线。

赛力斯2季度业绩“尘埃落定”!-有驾

营业税金及附加占2.6%,销售费用率降到11%。管理和研发费用一起占4%。财务费用反而是负的,-1.5亿。损益按2.5亿算。

这些细致的财务数据,直接决定了最终利润。2025年二季度,赛力斯税前利润44.53亿。扣完25%的税,归母净利润大约33.4亿。

估算不是拍脑袋,细节都能对上。作者还建议加个±10%的浮动区间,利润大致在30.06亿到36.74亿之间。对投资人来说,这种区间给出了安全感。

到了这里,双方分歧越来越明显。一派认为,33.4亿净利润的新能源车企,市场怎么着都得给个高估值。另一派觉得,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小米都下场了,泡沫随时可能破灭。

看理想汽车,2025年市盈率TTM是25.9倍。按这个标准,赛力斯合理估值3460亿。考虑到港股增发10%,目标价算下来192.6元。

赛力斯2季度业绩“尘埃落定”!-有驾

对比当前股价135.08元,理论上涨空间42.6%。数字很美,现实会否兑现,谁都没底。

有人觉得这还保守,未来出海再发力,市值还得涨。也有人说赛力斯没那么乐观,行业压力山大,随时可能腰斩。

争议其实来自对行业周期的不同预期。2025年,新能源车头部玩家开始拼交付、拼利润。赛力斯能否持续高增长,还是未知数。

表面上看,赛力斯数据亮眼,营收利润双高。但背后是管理、研发、渠道多条线死磕出来的结果。每个季度都要拼得很狠,丝毫不敢松懈。

再看市场,2025年竞争格局变了。小米大手笔进场,老牌车厂加速新能源转型。红利变成存量市场,洗牌随时发生。

赛力斯2季度业绩“尘埃落定”!-有驾

赛力斯能不能守住高毛利?能不能继续拉高销量?没有人能给出绝对答案。每一位投资人都在赌未来。

有意思的是,赛力斯并不急于回应外界质疑。他们用一份份快报,一组组数据说话。没有花哨的宣传,只有冷冰冰的业绩。

行业外的人可能觉得新能源车都是风口。可真正在市场里的人都知道,2025年之后,这个风口已经不那么温柔。

细看赛力斯二季度的财报,管理层明显收紧了费用控制。销售费用率从之前的12%降到11%。研发和管理费用率保持在4%,说明公司对成本极度敏感。

财务费用为负,说明公司手里有现金流优势,利息收入甚至盖过了支出。这是很多新能源车企不具备的条件。

赛力斯2季度业绩“尘埃落定”!-有驾

把时间拉长到全年,作者估算赛力斯2025年净利润133.6亿。对比理想、小鹏,赛力斯在利润端的表现更具想象空间。

行业变数太多。2025年下半年,新产品、新技术陆续上市。谁能笑到还真不好说。

表面上的增长,背后是无数人昼夜鏖战。赛力斯的崛起不是偶然,是一场场市场与管理的硬仗。

2025年7月,市场情绪还在发酵。有人乐观加仓,有人悄悄减持。所有人都在盯着下一个季度的数据。

这场对立还远未结束。新能源车的故事,每天都在重写。赛力斯究竟会成为新周期的王者,还是迎来新一轮波动?没人能断言。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