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英国销量增长,奇瑞新车引关注,大众仍稳居榜首

引擎盖上的水珠还未来得及蒸发,奇瑞Jaecoo7在伦敦秋日细雨中安静地停在路边。新车车牌还闪着蓝白荧光,路人或许对这款陌生的“SUV”多瞥一眼,眉头收紧,把奇瑞这两个字默念心头。隔壁,老款福特打着转向灯,发动机发出低沉喘息。此刻的英国街头,少数来自东方的新面孔,正在逐步填满大不列颠的缝隙——每一辆都像一颗精准投放的棋子。

先不着急鼓掌,销量榜单是最无情也最诚实的证据。2025年9月,英国新车市场共刷出312,891辆,同比增幅高达13.7%。今年前九个月,市场连续上扬,累计销1,578,172辆,同比提升4.2%。乍一看,这简直是全球车市童话版本的“逆周期增长”,但细扒数据,能见到一些旧秩序在微微颤抖。

销量榜头牌仍是大众——25321辆,市占率8.1%,稳如老兵。但紧随其后——不是福特,不是奔驰,而是起亚、宝马和奥迪。这本身就是英伦市场正在经历的结构变化。福特、丰田也没掉太远,稳稳跟在第5、第6。现代、名爵、奔驰、日产则相继挤进前十。前排都是老面孔,但细节里,总有陌生人混进宴席。

如果你是销量表旁边的“检票员”,会不会对名爵、高增长的比亚迪、爆发的奇瑞Jaecoo7感到不适?没关系,英国数据系统没有民族情感,只有数字冷静递进:名爵14577辆,比亚迪11271辆,奇瑞Jaecoo6489辆,奇瑞Omoda4323,奇瑞本体1287辆,实打实地破了万。这不是偶发,而是系统性突破。零跑487辆、小鹏281辆、欧拉195辆,也在榜单下部悄悄点头。

比起销量的直白增长,市场格局的变化更值得“开膛”。大众还是头,但起亚涨3.6%,宝马高歌40.7%,奥迪瘦身1%,福特稳中有升,名爵暴涨62.7%。谁在掉队?奔驰被市场狠狠修理,13.4%的跌幅让德国金标褪色;日产下滑7.3%,剩下的只有回忆。比亚迪增长近9倍,年度排名升到第15,直挑特斯拉的SUV业务。奇瑞Jaecoo几乎凭单一车型杀入前二十,Omoda则狂奔299.9%,市占率迈过1.4%。如果销量是战场,“突破口”已经打开,守门员的汗珠从帽子滴到数据表。

车型细分才是最能体现英国市场“野味”的地方。起亚Sportage9月再夺月冠,累计成绩仅落后福特Puma,两者并驾齐驱。日产Qashqai回到主流标配。Jaecoo7在8月还只是榜单边缘,9月已飙至第4——就像无名小卒突然进了VIP休息室。比亚迪Seal U也首次杀进前十,占1.7%的份额,为中国车企开了新门。而名爵HS则在一众燃油车中,成为少数“还能打”的东方选手。

看到这里,有些数字让人回想起法医检查记录:电动化趋势不可逆,新能源车型(BEV、PHEV)在九月里不断爆表,纯电销量缔造记录。这并不是一句口号能解释的潮流——英国市场已经实实在在用钱投票,承认“汽油情怀”正在被电机和平台打碎。中国品牌的持续破万,不是小范围试水,而是进入了“主流”竞争。

从专业角度看,中国车企集体表现,并非偶然。不是谁带了风向,也不是英国人忽然“左手茶杯右手电车”,而是在过去三年,中国汽车工业在智能、电动、渠道、价格体系上,摸索出足以跨洋拉人的标准化打法。名爵的英国根基,比亚迪以技术和性价比开路,奇瑞多品牌作战模式,以及低调却稳健的Omoda、Jaecoo,都是本地化与饱和营销的产物。甚至那些榜尾的零跑、小鹏、欧拉,能以相对有限的资源跳过繁复手续,敢试敢落地,也不失为全球化试验。

中国品牌英国销量增长,奇瑞新车引关注,大众仍稳居榜首-有驾
中国品牌英国销量增长,奇瑞新车引关注,大众仍稳居榜首-有驾

冷静地说,市场增速13.7%并非全靠中国品牌助力,但他们的“亮眼突破”无疑加速了传统阵营的阵痛。奔驰的下滑、日产的苦撑,意味着“市场惯性”已不可靠。宝马能暴涨是豪华车企在节能智能赛道上的主动转型。大众能维持头部,多少像老法医專注于流程、但自己也在升级。对中国品牌来说,这条路不过才刚刚起步,距离把名字刻在英国主流品牌碑石上,还有冗长的路径要走。

行业毕竟不是赌场,点骰子算不出未来。电动化还会面临能源价格、充电网络的反复波动,英国市场本地情感、售后体系、中国进口政策,随时能翻云覆雨。中国品牌在英国的高增长与渗透,也很难“一条龙纵贯到底”,更别提欧洲政策随时诱发极端变量。

有时,做汽车行业分析,像做法医鉴定:你可以读出脉络、因果、伤痕,却未必能还原所有生活的复杂切面。台面上的销量数字,固然光鲜,但背后的努力、博弈、调整,才是真正的“活体证据”。而市场能否长久认可东方来客,还需千百次的现场还原。

中国品牌英国销量增长,奇瑞新车引关注,大众仍稳居榜首-有驾

面对这样的数据,“赢家定论”并不成立。汽车行业没有永远的头牌与绝对的安全感,只有一轮又一轮的变局。中国品牌在英国能进能退,英国市场能接能拒。每一次排名背后,都是一次创新与碰撞。

最后我想问——如果你站在伦敦的街角,突然发现身旁的车标越来越熟悉,心里会泛起什么样的涟漪?这些变化,会让你对市场、对技术、对选择,产生什么新的想法?也许,所有行业都该定期问一问自己:下一个主流,到底是谁?主流之外,又藏着什么样的真相?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