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新插混雷神续航2000公里,油箱大还是技术硬?
前阵子在小区门口碰见老李,他那辆早年买的混动车还在坚持跑滴滴。说起最近车圈热闹事儿,老李一边抽着烟一边念叨:“听说现在插混能跑两千公里?北京去成都都不用加油了?”我当时没太信,这数字咋听都像吹牛。但没过几天,微信群里就有人发了张图,说是吉利新出的雷神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满状态真能干到2000公里。
这事搁去年,大伙儿还只盯着价格卷来卷去,今年风向就变了,不光拼便宜,还得看谁家技术更绝。比亚迪先抛出个“满油满电两千”,紧跟着吉利也上桌叫板。群里有哥们开玩笑:以后出远门不带加油卡,只带点零食和水得了。
到底怎么做到的?是不是直接给你塞个超级大油箱?其实也不是全靠粗暴堆料。我前阵子正好拉师傅修空调的时候顺嘴问了一句,他憋红脸嘀咕:“这发动机热效率快赶上柴油机咧!据说46%多点,比以前高不少。”师傅话糙理不糙,现在主流汽油机普遍三十多一点,这提升可不是闹着玩的。他还补充一句,“米勒循环啥的,人家用得溜。”
但光发动机牛,也撑不起这么长续航。有懂行朋友提过,那台DHT Pro三挡变速箱挺关键。“自动切换挡位,可别小瞧,”他说,“城市堵车、高速巡航它自己琢磨省哪块力气。”之前我开自家的老款PHEV,高速一脚下去总觉得转速飘,有时候明明路况好却费劲——现在人家这个变速箱据说更聪明些。
再聊到实际结构,我倒是偷看过一次展车底盘——新款明显把燃油箱做大了一圈,有人戏称“背个旅行壶”。不过群友吐槽:“你想啊,加大油箱虽然爽,但整备质量也蹭蹭往上涨。”还有人担心电池缩水会不会影响纯电模式通勤体验。我表弟就是那种天天短途代步的人,他要是换这类设计估计心里头有疙瘩。不过销售倒解释,“日常40公里以内照样纯电走,只不过极限拉长主要还是靠燃油部分。”
冷知识一个:其实不少早期国产PHEV,为了申报数据好看,都把纯电池容量做得很激进,现在反而回归理性路线,多考虑实际用车场景。有邻居讲他上一代车型冬天亏电后烧汽特费劲,新系统号称优化掉这一茬,不过具体效果如何,还等更多用户反馈吧。
还有件小事,上次保养时维修技师顺嘴提起,新款系统为应对北方严寒专门加强低温启动逻辑。这细节以前容易被忽略,比如冬天凌晨打火慢半拍、仪表盘乱跳啥的,据说改进后靠谱多了。一些配置党关心的问题,比如胎压监测、远程控温这些基础功能依然标配,并未因增容减配。
四驱版本也有人讨论,说适合西南山区或者偶尔撒野玩泥巴。不过多数城市用户还是偏爱两驱省心省钱。至于驾驶感受,我试驾时间有限,但感觉底盘调校比以往厚重扎实一些,尤其高速并线稳当许多。也可能是心理作用作祟……
最逗的是,小区楼下有位阿姨本来打算买台二手新能源,她女婿非劝她等等,说这种超长续航的新插混出来后二手市场肯定又要洗牌,到时候选项更多价格美丽。这波操作,让我想起五年前抢购国五库存的情景——每轮技术革新,总有人赌赢,也总有人懊恼买早一步晚一步。
最后扯一句,我个人对这种极限参数没太执念,用起来舒服才是真道理。毕竟哪怕能跑2000公里,你敢保证一路畅通无阻、不堵不修吗?现实生活嘛,总归和实验室数据隔着条胡同呢……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