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个小目标,塞进蓝电汽车,赛力斯到底打什么算盘?
先别急着拍手叫好,咱得问问,这1.75亿砸出去干嘛呢?
你说汽车圈最近是有点“皮卡丘进化”——每家都扎堆电动化、智能化,谁不搞新能源仿佛都要被时代OUT了。
但投在蓝电汽车身上的这大几亿,真的能帮赛力斯蹚出一条新路?
还是说,其实这是一出背水一战的“自救大法”?
且看这局复杂棋盘,你我都是围观众,谁都怕踩坑。
先来扒扒“蓝电”是个什么玩意——成立时间不长,2025年9月17日,才冒出头,注册资本确实阔气:5个亿。
法人叫张正源,背后这帮大佬阵容不弱,董事、经理一把抓,还拉来了余芳、陈业君、梁其军、罗会永这几位全当董事。
这分明是齐心聚力的小团体,目标就是干制造,卖车、卖零件一条龙。
说白了,就是要在电动汽车赛道里跑出加速度。
但你要说赛力斯为啥能当最大股东,还得瞅股权分布——他家账上认缴1.75个亿,占了整盘的35%,其他两个重庆系国企青凤、园投也不是小喽啰,合起来开了将近67%的股份。
大股东位置坐稳了,但这联合体模式,不就是典型的地方力量跟民企合体?
套路这事,汽车圈已经玩烂了,每回新建品牌,国企、民企齐上阵,资金、资源来个大拼盘。
再扒一扒赛力斯的背景,原名“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老牌企业,注册资本破亿,实缴也是两万万级别。
这实力不算空喊,主营业务基本围着汽车造、卖、和零配件研发打转。
张正萍名下,企业日子过得风生水起,但你要让我夸,他家也不是没压力。
问题来了,这钱丢给“蓝电”,真是为了布局新能源吗?
还是想在问界之外,再造个爆款,走量杀市场?
业内的说法也不稀奇,说什么要完善产业链,搞智能电动化,不出格。
但其实网友关注的还是,这家新生蓝电能不能掀起什么水花。
毕竟赛力斯可不只炒问界,底下还有一堆品牌——蓝电、东风风光、瑞驰啥的,阵型没少排。
蓝电的定位,和问界完全是两个路数。
问界主打高端智能,据说是新能源汽车里的“宝马+华为”——售价自然贵得有理。
而蓝电,更像是大众的普及者,主攻10到15万的区间,说句心里话,这波操作真对路,小年轻首选,钱包也能hold得住。
从目前的市场反响来看,只能说蓝电远远比不上问界的火爆。
你再看零售数,蓝电E5今年卖出去1.32万辆,E3只有390辆。
再比一比问界三个车型——M9、M8、M7,头八个月加起来分别是8.26万、7.83万和4.18万。
差距让人倒吸一口凉气,谁说蓝电不努力?
只是,市场太卷,谁都想当“问界第二”,可这位置还没人坐得牢。
话到这儿,问题更加明显了:赛力斯砸下重金,是在给蓝电续命,催它快点跑起来?
还是说,有意让蓝电“养成”成下一个爆款,弥补问界高端路线之外的大众缺口?
你要问我,这里面有点像当年小米推Redmi,主品牌切高,副品牌抢市场。
哪家车企不是一边玩品牌升级,一边猛推亲民产品?
关键点就是,蓝电这几款车能不能在大众价位领域,打出自己的样子。
如果只是跟在前面做陪跑,烧钱都烧成了烟花,结果还没变成主角,赛力斯这盘棋等于白下。
再翻翻整体数据,赛力斯今年上半年新能源车总销量17.21万辆,同比跌了14.35%。
主品牌销量15.22万辆,掉头的速度更快,近17%哗啦啦下滑。
营收方面,人家赛力斯有点意思:624.02亿进账,虽然也在下跌,只有4.06%不到。
但利润却飙上了天,37.25亿,居然同比涨了119%。
你没听错,净利润也翻番,上市公司股东分了29.41亿,扣除那些“非经常性损益”以后,还能剩下24.74亿,涨幅依然是72%。
这招财进宝的背后,哪有简单的故事?
一面是市场份额下滑,另一头利润猛涨。
说实话,这钱赚得,多少有点刺激。
表面上看是降本增效,把成本锉了个遍,卖车不一定多,但每辆车赚得更多。
你问为啥赛力斯还能这么稳,一半是靠问界品牌爆发力,一半也是内部调整,啥模式都在试——有些车纯卖高端,有些下沉到大众。
顺便多嘴一句,那些账面数字多好看,终究还要落到市场里去。
现在蓝电销量起不来,砸钱再多也只是希望不要“烂在锅里”。
要说今年,赛力斯已经是国内头部玩家,新能源赛道排得上号。
但眼前的问题就是,蓝电须得赶紧翻身,要有一款车型能“出圈”,不然市场这波亲民化布局,迟早成一场“白日梦”。
其实,大部分观众都心里明白,赛力斯跟华为深度合作,问界成了名牌。
但亲民市场这么大,蓝电如果不能在10到15万主流价位里杀出存在感,就算再砸多少钱,也只能当个陪衬。
行业专家说得明白,新能源车格局正在变,智能、网联、低价,多重因素在搅动。
赛力斯把蓝电品牌和地方国企一起整合,未必只是冲着品牌升级,更多是打“生态之战”,拉长产业链,把制造、销售和配件一锅端。
这操作你可以理解成“全域协同”,也可以看作“押注未来”。
但押注归押注,要是真让新品牌跑进市场,这钱花得才算值。
反过来说,万一市场不买账,大家只会记得问界,蓝电只能干看着。
所以这场投资,究竟是提前布局,还是无奈自救,眼下没人敢定论。
资本市场最怕的就是“造梦不成、品牌难养”,赛力斯毕竟是老玩家,风口来了,也不想做掉队的人。
但话又说回来,汽车圈风云变幻,谁有铁饭碗?
一秒风口,一秒深坑,上万员工、亿级资金,每个选择都够热血也够残酷。
这赛力斯蓝电组合拳,还真像是在玩一场“速度与激情”的商战版。
若风口跟得上,政企合作也没毛病。
就是看蓝电能不能在大盘里“登场即王者”,而不是永远只做问界的“小跟班”。
从群众角度讲,10万出头买台电动SUV,谁不心动?
但蓝电要做的不只是优惠价,还得把智能卖点、质量体系、服务体验一桶江湖。
一边守着传统供销体系,一边玩新媒体口碑营销,业内到处都是“数字营销大咖”,比拼的就是转化率和回头率。
现在赛力斯的选择,算是一种多线防守,也是变相试探市场口味。
要是真有那一款蓝电拉爆用户心智,下半年甚至明年可就是“下一个当红炸子鸡”。
不过大家也清楚,汽车行业风向说变就变。
今年你是宠儿,明年就可能变成“冷门选手”。
蓝电这步棋,有可能成就又一个“新能源黑马”,也可能就是平凡一笔。
咱说句实在话,中国车市现在已经不是谁钱多谁赢。
拼的是产品力,拼的是数据,比的是忍耐力和速度。
谁能最快适应市场、拿到用户心,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归根结底,这1.75亿不是谁都有胆砸的。
蓝电能不能“点亮那片蓝天”,以后见分晓。
我看这事还得等等看,留给蓝电的舞台已经搭好,能不能跳出好舞,要看赛力斯“演员”给不给力。
话说回来,大家觉得赛力斯把重金砸向蓝电,是明智之举还是孤注一掷?
评论区等你来聊一聊。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