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8万起,亚洲龙智能座舱太香了,这次真的赢麻了

说句大实话,这么多年来,咱们普通老百姓心里头都有个差不多的印象,就是买日本车,图的就是个省心、耐用、毛病少。

但要说起车里的那块屏幕,那个所谓的“车机系统”,大伙儿心里基本也就默认了,那就是个摆设,能听个收音机、连个蓝牙放歌就谢天谢地了。

谁要是对车里的智能化有点追求,那基本就得扭头去看咱们自己国家的那些新能源品牌了。

13.88万起,亚洲龙智能座舱太香了,这次真的赢麻了-有驾

可最近,市场上好像出了点怪事,丰田的亚洲龙,一款我们印象里特别稳重甚至有点“老干部”风格的B级轿车,突然打出了一个让人有点不敢信的口号,说自己的“智能座舱”特别厉害,而且价格还一下子探到了十四万以内。

这就让很多人犯嘀咕了:这还是我们认识的那个丰田吗?

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咱们得先从根上说起,一个车机系统好不好用,最关键的其实是里头的“脑子”,也就是那块芯片。

这道理跟我们买手机一样,芯片不行,系统做得再漂亮,用起来也是一卡一卡的,能急死人。

过去那些合资车,尤其是一些日系品牌,在这方面确实是有点不上心。

你花二十多万买的车,开机慢得像老牛拉破车,点个导航要思考半天人生,划一下屏幕,那画面一帧一帧地蹦,感觉就像在看幻灯片。

很多朋友的车,比如老款的本田雅阁,车主们自己都开玩笑说,那车机反应迟钝得像个“老年机”,每次启动都得先耐心等它“加载”完。

还有大众的帕萨特,车机卡顿也是个老问题了,操作起来总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

13.88万起,亚洲龙智能座舱太香了,这次真的赢麻了-有驾

可这次的亚洲龙,它干了一件特别实在的事,直接给自己的车机换上了一颗叫做“高通骁龙8155”的芯片。

可能光听这个名字,大伙儿没啥概念,我给您打个比方。

这颗芯片,在前两年,几乎就是咱们国内那些最火的新能源汽车的“标准配置”,很多以智能化、科技感为卖点的高端车型,用的就是它。

这就好比,一个过去习惯用算盘的账房先生,突然换上了一台最新款的高性能电脑。

有了这么一颗强大的“大脑”打底,最直观的改变就是“快”。

开机几乎是秒进系统,各种应用之间切换非常顺滑,再也没有那种拖泥带水的感觉。

导航也是一点就开,反应速度跟我们现在用的主流智能手机差不多。

可以说,光是换了这颗芯片,亚洲龙的车机体验就已经跟它的那些老对手们拉开了巨大的差距,有了谈论“智能”的资本。

当然,光快还不行,还得“聪明”。

13.88万起,亚洲龙智能座舱太香了,这次真的赢麻了-有驾

以前我们为什么烦那些老车机?

因为它不仅慢,而且“笨”。

跟它说话特别费劲,得一个指令一个指令地说。

比如你想导航,得先喊一声“你好,丰田”,等它慢悠悠地回一句“我在”,你再说“导航去某某地方”,等它设置好了,你想开空调,又得重新来一遍唤醒、下指令的流程。

这一来二去,自己动手都弄完了,效率极低,让人感觉自己像在跟一个不太灵光的机器人对话。

现在亚洲龙的车机,学会了“聊天”。

它支持所谓的“连续对话”,这是个什么意思呢?

就是你可以在一次唤醒之后,把想干的事情一口气都告诉它。

比如你刚上车,直接说一句:“你好,帮我把空调开到26度,然后导航到公司,再放一首周杰伦的《晴天》。”说完,车机就能把这几件事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导航路线规划好了,空调也调好了,音乐也开始放了。

这种感觉就顺畅多了,更像是跟一个能听懂话的助手在交流,而不是在操作一台机器。

13.88万起,亚洲龙智能座舱太香了,这次真的赢麻了-有驾

更有意思的是,它对咱们国家天南地北的方言口音也友好了很多。

有个四川的朋友试了一下,用带着点口音的普通话跟它下指令,它基本都能听懂并且准确执行。

可换到有些德系车上,系统可能就会冷冰冰地提示一句“请说普通话”,那种感觉确实挺让人泄气的。

这种细节上的进步,恰恰说明它更懂得适应咱们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了。

再来说说跟手机的连接,这也是现在大家开车时一个特别重要的需求。

我们的音乐、导航习惯、联系人都在手机上,能方便地把手机内容投到车机大屏幕上,开车的时候用起来才安全方便。

以前很多合资车在这方面做得是真不怎么样,有的不支持苹果的CarPlay,有的不支持安卓的,还有的虽然支持,但连接起来特别不稳定,开着开着就断了。

亚洲龙这次学乖了,直接把苹果的CarPlay、百度的CarLife+还有华为的HiCar这三大主流的手机互联系统全都配齐了。

这就意味着,不管你用的是什么牌子的手机,基本上都能找到一个好用的方式跟车子连上,把手机上熟悉的导航软件、音乐APP直接投到车机上用,完全不用再去适应一套新的系统,这一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实在是太方便了。

13.88万起,亚洲龙智能座舱太香了,这次真的赢麻了-有驾

当然,咱们也得客观地说,如果非要拿它跟那些以科技为最大卖点的国产新势力品牌比,亚洲龙的车机在“花样”上还是显得保守了一些。

它的应用商店里没有那么多五花八门的小众软件,比如什么露营攻略、宠物社区之类的,你也没法在车上玩游戏、看视频。

它的功能更集中在开车这件事本身,像导航、音乐、听书、停车缴费这些最实用的功能都给你配齐了,让你在驾驶途中用起来稳定、顺手。

但从另一个角度想,对于买亚洲龙这款车的家庭用户来说,这可能恰恰是他们想要的。

车毕竟是个交通工具,安全可靠、稳定不出错才是第一位的。

一个功能过分繁杂、堆砌了太多娱乐功能的车机,反而会增加系统卡顿、死机的风险。

亚洲龙这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克制,确保了核心功能的流畅和可靠,对于只想安安稳稳开车的用户来说,反倒是一种优势。

总的来看,这次亚洲龙在车机系统上的改变,确实是实打实的。

它用上了顶级的硬件芯片,解决了最根本的卡顿问题;它优化了语音交互,让车机变得更聪明、更听话;它打通了和各种手机的连接,解决了生态互联的痛点。

虽然在功能的丰富程度上还比不上最前沿的新势力,但在合资品牌的B级车这个圈子里,它确实做到了领先。

特别是结合它现在不到十四万的起售价格,能买到一台空间、舒适性、品牌可靠性都不错,而且车机系统还不再是短板,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亮点的车,对于很多务实的家庭消费者来说,吸引力确实是大大增强了。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如今的汽车市场竞争有多激烈,即便是丰田这样的国际巨头,也必须放下身段,真正去倾听和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