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万买个大豆荚?这话在奔驰EQE车主聚会上估计没人敢说,但私底下,这恐怕是很多人看到那台车的第一反应。奔驰自己也没想到,当初为了零点几的风阻系数,把一个百年豪华品牌的棱角磨得一干二净,结果市场用脚投票,直接给了个不及格。
所以,当那几张盖着伪装布的E级EQ谍照流出来的时候,很多人长舒了一口气。没错,它回来了,那个熟悉的、带着点行政风、看着就像大奔的奔驰,回来了。传统的门把手,安安分分待在A柱底下的后视镜,还有那条平直得让人安心的腰线,一切都好像在宣告:那场关于豆荚造型的激进实验,终于画上了句号。
这其实是一场内部路线的斗争结果。工程师们为了那点极致的续航里程,可以把车设计成任何光滑的形状,风阻系数成了唯一的KPI。但他们忘了,买奔驰的人,很多时候买的并不是一个最高效的交通工具,而是一种身份认同,一种沉淀百年的设计语言。EQE的失败,就是工程师思维对市场审美的一次碾压失败的铁证。那种感觉就像你让一个理科状元去写一首情诗,他可能会把所有的修辞手法都用对,但就是不动人。
新来的E级EQ,显然是设计部门和市场部联手扳回一局的产物。你看那伪装下的车头,虽然遮遮掩掩,但那个宽大的格栅轮廓和下进气口,明显在向自家的燃油大哥们靠拢,尤其是那几乎可以预见的星空大灯,这才是大家熟悉的味道。车身侧面更是有趣,谍照车看起来比标准E级还要长一些,特别是后门的部分,这背后的小心思不言而喻——它要用传统豪华轿车的身段,去包裹一个纯电动的未来。
当然,面子回来了,里子也不能输。奔驰很可能会把那块夸张的39.1英寸Hyperscreen巨屏塞进去,配合三级半自动驾驶系统,科技感一点不会落下。更关键的是底下的东西,800伏电气架构,充电10分钟就能跑三百多公里,还有可能达到七百多公里的总续航。智能空气悬挂和后轮转向这种东西,更是要把操控性和舒适性拉满。这就像一个穿上了高级定制西装的猛兽,外表优雅得体,西装底下全是肌肉。
奔驰这一记回头望,与其说是妥协,不如说是一种清醒。当所有新势力都在绞尽脑汁地创造未来感的时候,奔驰发现,它最大的财富恰恰是过去。消费者要的或许不是一台长得像宇宙飞船的电动车,而是一台开起来像电动车,但看起来、摸起来、坐起来,仍然是一台纯粹奔驰的奔驰。
这步棋,可能比再发布一款造型惊世骇俗的概念车量产版要高明得多。毕竟,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车子终究还是要开上路的,而不是摆在博物馆里的。你说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