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29日开幕的2025日本移动展(Japan Mobility Show)上,本田正式发布了接近量产状态的Super-ONE原型车。这款基于此前在古德伍德速度节亮相的Super EV概念车打造的五门紧凑型电动车,凭借独特的“方盒子”K-Car造型和针对驾驶乐趣的科技配置,吸引了众多关注。值得一提的 是,量产车型计划于2026年率先在日本上市,随后进入英国(更名为Super-N)及其他亚洲市场。
从设计来看,Super-ONE原型车延续了日本K-Car的经典方盒子造型,车身长度控制在3.4米以内,符合日本轻自动车规格;通过宽体轮眉和低重心的设计,营造出“低且宽”的视觉姿态。
前脸采用封闭式面板搭配圆形头灯,充电口巧妙集成于Logo旁的盖板内;车尾配备立体扰流板和后扩散器,进一步强化其运动化定位。值得一提的是,新车并未采用本田0系列电车的未来化Logo,而是保留了传统标识,暗示其更贴近大众市场的定位。
内饰设计强调“水平视觉布局”,双屏配置和横向出风口减少了视觉干扰,帮助驾驶员更专注于路况;与许多过度依赖触控的新能源车不同,Super-ONE保留了大量的物理按钮和旋钮,包括空调控制和按键式换挡机构,这种设计更符合驾驶过程中的盲操安全需求;蓝黑双色内饰搭配不对称的蓝色运动座椅,在严肃的科技感中注入了一丝活力。
技术层面,虽然本田尚未公布具体的电池容量与功率数据,但官方透露了两个关键功能:Boost模式和模拟7速变速箱。Boost模式可通过瞬时提升功率输出,满足短时超车或激烈驾驶的需求;而模拟7速变速箱与主动声浪控制系统(Active Sound Control)结合,旨在重现传统燃油车的换挡节奏和听觉反馈。这套系统显然是为了弥补电动车线性输出带来的“驾驶单调感”,试图吸引传统手动挡爱好者和性能车用户。
基于本田N-One e:平台开发的底盘,预计将延续轻量化与灵活性的优势。据部分媒体报道,标准配置下的功率约为62马力,但Boost模式可暂时提升这一数值;其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平衡“驾驶乐趣”与“价格门槛”——若定价过高,可能难以在主流市场与其他品牌竞争。
Super-ONE的推出,反映了本田在电动化时代的两条并行路径:一是通过0系列探索前瞻科技,二是借助Super-ONE这类车型保留品牌标志性的驾驶基因。它既是对经典K-Car的电动化改造,也是本田对“电动车是否必须放弃驾驶乐趣?”这一命题的回应。
随着2026年量产版本的临近,这款小车能否在电动化浪潮中延续本田的“运动灵魂”,将是其成功的关键。对于追求驾驶乐趣且需要城市通勤便利性的用户来说,Super-ONE无疑提供了一个值得关注的新选择;而对于更注重续航里程与极致能效的消费者,可能需要等待官方公布更多技术细节后再做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