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买车那会儿,特别是买新能源,心里其实挺悬的。你知道,那时候最关心的不是车头的配置,也不是续航,而是我交了多少钱。去年我去看车,销售姐摆出一堆政策,一脸省钱的样子。等我拿到票据那一刻,心里还在琢磨:这要是普通燃油车,起码还要多出个几千块税吧?但实际上,新能源还能享受减半征税,真是个挺香的噱头。然后我问:那以后要交多少?她笑着说:大概八千五左右吧。我心想,还是比之前便宜不少,接受度大增。
这其实也让我琢磨:红星资本局的估算挺靠谱的,就是简单算一算。比如20万票价的龙猫式的新能源车,下一年我大概要交出1.7万的购置税,减半之后差不多9000多块,反正比燃油车的这个税负低点,心里还算踏实。想象中,这还挺合算——尤其是算到未来的优惠会逐步收紧,税率逐步提高。明年交税的其实就是正常的税率10%,减半之后是5%,是不是感觉像是帮我省点钱的优惠券一样。
可是讲到这,我突然卡壳了——减税额度的最大(1.5万)这个限制,明显让高端车吃亏。像问界M9开票46万,正常购置税差不多4万多,减去1.5万,最后只交2.5万。明摆着,豪华车的税负虽然低了,但如果我预算不到那水平,能享受的实惠其实也挺有限。是不是觉得,怎么说呢,这个政策就像是摆了一条底线,别说豪车只享受一半税,其实优惠还是有限。
我刚才翻了下我的随手拍的照片,那天在票据夹里找到个开票价格17万的新能源车,交税金额才大概1万块,跟我预期差不多。很多新车的落地价都在这个档次附近,估算一下,实际用车成本,油+税的压力,远比直接买车款的压力大得多。油车每百公里油耗在6升左右,工况条件好一点的话,按7元/升算,百公里油费至少42元。每月2000公里来说,油费就是840块,一年也得过万。而一辆新能源电车,电费大概0.5元/千瓦时,百公里耗电20度左右,就是10元,算算,差不多每天跑100公里,也就是300块的电费。对比之下,油费还是稍高点。但问题是:电池更贵,寿命又不确定,不知道之后维修保养会不会更划算。
其实我心里一直有个疑问:新能源车将来会不会变得更贵一些?因为电池原材料涨价啊、供应紧张什么的,我确实没细想过。随着新能源技术成熟,生产成本会下降,但如果原材料价格持续走高,价格结构重新洗牌,我怕最后的优惠也会被收紧。
说到这问题,有没有人跟我一样觉得——政策真的是赶鸭子上架?就是一方面给点优惠,另一方面指标又有限制,实际上真正能享受到实惠的车型,一大半还是中低端的家庭用车。高端车型的实惠其实就那么点,反而更像个象征:你如果真想享受多点的税收优惠,得买到最贴合政策定义的车。这种政策绑架反而让我觉得挺麻烦的,是不是政策制定者也没想那么细腻?或者说,是政策总得编个底线才叫稳?(这段先按下不表)
我心里还在思考:未来几年,车市变化最快的,除了车型,可能是税收政策的逐步变动。毕竟,今年7月份统计的新能源产销量超过820万辆,能做到这个水平,似乎也意味政府会逐步放宽这个减税的优惠。可是我又在想:能不能就算到2027年,优惠彻底取消,新能源还是能占领市场?这是个问号。
有趣的是,身边的朋友都在讨论:要不要快点买?我记得一位同行说:现在买还算挺划算的,尤其是考虑到未来的车价上涨和的变动。我自己更喜欢:买新能源车的成本其实还挺复杂的,把车辆价格、税率、能耗、续航表现、未来的政策变动,各个方面搅在一起,就是一盘油盐酱醋的大杂烩。
说到这我又想到一件事,之前有个朋友开了一台纯电车,每次去维修,维修工都说:要换个电池也得六七万。这事情,似乎跟刚才的税收优惠关系不大,但都折射出新能源未来有哪些潜在问题:不只是用车成本变高不高,更有维护成本逐步增加的可能性。就像我前面调侃的:买车就像投资,不能只看短期优惠,要往长远看。
再讲讲,那辆开票46万的问界M9,装了好多配置,一下子把我脑补成了豪华座驾。可实际上,举个栗子:油车那样的豪车,年维护费用高出一半,可能还不止。新能源车虽然免税减半,但如果电池寿命缩短,维修起来也不会太便宜。这样一想——优惠虽好,但它只是针对于税收最低的那张皮。
我还记得去年,有个新车展上,销售姐特别推崇那个政策回馈,说:只要赶在最后一年,买新能源都可以享受最大优惠。我就想:是不是每个政策都像个小陷阱?帮你省点钱,或者给你一种福利感,但实际上,真正受益的,还是那些能享受政策宽容的车型。普通家庭,可能只想买个实用的新能源,用着经济又划算。
(这段先按下不表)没细想过,这么说,未来如果政策再收紧,价格上扬,那个优惠可能也就变成了折扣变限制了。人总得在市场里找个平衡点,吧?有个挺现实的想法:政策就像个操纵杆,拉一下收紧点,放一下放宽点,时间一长,这股趋向能持续多久?我很好奇。
反正,年底又要开始关注车展、促销、还有政策细节了。那到了买车时,会不会还会再有最后的优惠呢?我反复琢磨那个最高解免1.5万的限制,确实挺合理的——毕竟,大家都不希望豪车靠这个政策变得不公平。
说到底:买新能源车,税收优惠是个甜头,但也不能只光看这一点。续航、维护、未来政策走向,这些,都潜藏在车窗玻璃后面,静静等着我去解读。这个迷局,似乎还远远没结束。
你觉得呢?未来的新能源车,真的会一路平顺吗,还是会像我一样,时不时被政策折腾得晕头转向?快考虑换电池那天,会不会比想象中还复杂些?反正,每次开车出门,我都在想,这面罩背后藏着个大钟,每秒都在提醒你:这一切都在变化中。
全部评论 (0)